疫情的爆发,让口罩成了大家出门的“必备品”,口罩的检测量也随之增大,各大生产企业也在其中遇到诸多困难。本文将针对口罩包装标识,适用标准,送检问题展开解读,希望对行业内的朋友有所帮助。
(1)怎么样的口罩标识才算合格呢?国内口罩标准的标识要求,具体如表所示:
(2)哪个标准适用于外形特殊的口罩呢?对于外型特殊的口罩,可根据下表所示:
(3)非灭菌型和灭菌型口罩有什么区别?非灭菌型口罩是不是可以不用消毒*菌呢?灭菌型口罩的灭菌程度和标准远远高于非灭菌型,生产车间的无菌级别要远远高于非灭菌型,也就是说,两种口罩要求的微生物指标是不同的,灭菌型口罩要求无菌,即微生物不得检出,而非灭菌型口罩有微生物限度要求,即须进行消毒*菌处理以符合标准。
(4)GB 2626-2019条款5.10 连接与连接部件,这具体是指测试哪些部位呢?具体是测试可更换式过滤元件与面罩之间、呼吸导管与过滤元件及面罩之间的所有连接和连接部件。
(5)目前,依据GB 2626-2019进行测试居多,那么外标的检测以哪个居多?目前,国内非医用口罩的测试采用GB 2626-2019为主;而国外,如欧盟国家采用EN 149:2001 A1:2009(E),美国采用NIOSH 29 CFR 1910.134,日本采用JISHA Standard for DS2。
(6)口罩的过滤机理是什么?口罩的过滤机理主要是5种效应的共同结果,分别是:
1)布朗运动:由于微粒尺寸太小,易受其他气体分子的不断撞击,形成无规则的布朗运动而被吸附于纤维表面,粒子越小,效应越强。
2)拦截:微粒尺寸太大,无法穿透纤维的空隙,进而由纤维表面直接捕捉,对粒径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
3)惯性冲击:不同质量的微粒,加上高速度,产生了不同的惯性,使微粒无法随空气流绕开滤料表面而离开流力线,碰撞纤维表面而掉落,对质量越大及速度越快的粒子,作用力越强。
4)静电吸附:为纤维带电,诱使极细微粒吸附于纤维表面,对粒径越小、质量越轻的粒子来说,较易被吸引。
5)沉降作用:由微粒自身的重力引起的直接沉降,而被滤料捕获,质量越大机会越多。
(7)现在中国口罩市场接近饱和,那有没有“口罩过期”这一说法?随着时间的延长,过滤材料上的静电会衰减甚至消失,若原有的过滤效率达到90%以上,当静电消失时,过滤效率可能会下降到50%以下。但质量有保证的聚丙烯熔喷布经驻极处理后,置于阴凉干燥环境下密封保存,其静电可维持2~5年。
(8)送检时挑选标准里面的部分项目进行检测可以吗?市场销售时会不会有问题?建议凡是标准里适用的项目尽量都进行检测,这样能清晰的了解自身产品的质量情况;另外,产品在后续的市场流通销售环节中,也可能存在被相关部门抽检的情况,所以只检测部分项目的存在风险较大,对消费者而言是不负责任的。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口罩项目检测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