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化成分数是几分之几,0.06化成分数等于多少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0-25 14:26:15



【点评】此题考查求比值关系的方法的灵活运用.

5.(1分)a/b=0.6,b比a多约66.7%. √ (判断对错)


【分析】把0.6化成分数是 3/5,也就是a:b=3:5,求b比a多百分之几,把a看作单位“1”,先求出b比a多几,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0.6=3/5,也就是a:b=3:5,


(5﹣3)÷3

=2÷3

≈0.667

=66.7%,

答:b比a多约百分之66.7%.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与比之间的关系求出a、b两个数的比,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6.(1分)射线比直线短. × (判断对错)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它向两方无限延伸,无法量得其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向一方无限延伸,也无法量得其长度.

【解答】解: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它向两方无限延伸,无法量得其长度;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向一方无限延伸,也无法量得其长度;

所以射线和直线无法比较长短.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7.(1分)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a和b成正比例. √ (判断对错)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即a:b=5,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8.(1分)甲数的1/6等于乙数的1/5(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 √ (判断对错)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1/6=乙数×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求出甲数和乙数的比.

【解答】解:因为甲数×1/6=乙数×1/5,


则甲数:乙数=1/5:1/6=6:5;


答: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灵活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1分)(2016春&清城区期中)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售价与原价相等 × .(判断对错)

【分析】把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10%就是以原价的1 10%=110%出售,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提价后商品的单价,并把此看作单位“1”,降价10%就是以此价的1﹣10%=90%出售,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此时商品的单价,最后与原价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1×(1 10%)×(1﹣10%)

=1×110%×90%

=99%

99%<1

故答案为:×.

【点评】正确运用分数乘法意义解决问题,是本题考查知识点,注意单位“1”的变化.

10.(1分)6个同学相互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15次. √ (判断对错)

【分析】每个人都要和另外的5个人握一次手,6个人共握6×5=30次,由于每两人握手,应算作一次手,去掉重复的情况,实际只握了30÷2=15次,据此解答.

【解答】解:(6﹣1)×6÷2

=30÷2

=15(次)

答:一共要握手15次.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典型的握手问题,如果人数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如果人数比较多,可以用公式:n(n﹣1)÷2解答.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每题1分,共16分.)

11.

【分析】把选项中的算式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变成A乘一个数的形式,因为因数A相同,比较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大的算式的运算结果就大.

0.6化成分数是几分之几,0.06化成分数等于多少(13)



【点评】本题根据两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进行比较.

12.

【分析】根据“一件商品先涨价1/10”,确定把原价看作单位“1”,由“又降价1/10”,可知把涨价1/10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即可求解.

0.6化成分数是几分之几,0.06化成分数等于多少(14)



【点评】关键是分清楚两个不同的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即可.

13.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差相当于圆柱体积的(1-1/3),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10÷(1-1/3)

=10÷2/3

=10×3/2

=15(立方厘米),

答:圆柱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14.

【分析】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把7米长的钢筋平均锯成4次,即平均分成5段,求每段的长,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7÷(4 1)=7/5(米)

答:每小段的长度是7/5米;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5.

【分析】假设全部为兔子,共有脚4×24=96只,比实际的68只多:96﹣68=28只,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每只多算了4﹣2=2只脚,所以可以算出鸡的只数,列式为:28÷2=14(只),那么兔子就有:24﹣14=10(只);据此解答.

【解答】解:假设全部为兔子,

鸡:(4×24﹣68)÷(4﹣2),

=28÷2,

=14(只);

答:鸡有14只.

故选:B.

【点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往往用假设法解答,有些应用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问题时,可以假设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相等,或假设它们为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如果数量上出现矛盾,可适当调整,以求出正确的结果.

16.

【分析】把从家到超市的路程看作单位“1”,爸爸的速度表示为1÷0.4=2.5,淘气的速度表示为1÷1/4=4,然后求出他们的速度比.

【解答】解:(1÷0.4):(1÷1/4)

=2.5:4

=5:8;

答:爸爸和淘气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5:8.

故选:C.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一般要把行驶的相同的路程看作单位“1”,求出各自的速度再求比.

17.

【分析】根据“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2,”把圆柱的底面半径看作2份,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份,圆柱的体积是3份,圆锥的体积是2份;再根据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得出圆柱与圆锥的高的求法,进而得出答案.

0.6化成分数是几分之几,0.06化成分数等于多少(15)



【点评】由于是求两个数的比,所以把对应的量看作份数,另外在计算时π不用代入数据.

18.

【分析】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A:5厘米 6厘米>7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B:5厘米 5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C:3厘米 4厘米>6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

19.

【分析】把这根木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由“第二段占全长的 3/5”,可知第一段占全长的1﹣3/5=2/5,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3/5=2/5,

3/5>2/5,所以第二根长.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注意两个3/5表示的意义不同,前者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后者不带单位表示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20.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

【解答】解:在这三种图形中,除平行四边形外,半圆形和环形分别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而平行四边形不能这样,所以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

21.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个内角的度数比,即可求得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个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1,

三个内角分别是:180°×1/4=45°,

180°×2/4=90°,

180°×1/4=45°,

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22.

【分析】它们两个人走过的路程分别是半径10米的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径为(10 2)米的圆周长的一半,根据圆是周长公式:c=πd或c=2πr,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圆周长一半的差,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3.14×(10 2)×2﹣3.14×10×2]÷2

=[3.14×12×2﹣3.14×10×2]÷2

=[75.36﹣62.8]÷2

=12.56÷2

=6.28(米)

答: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约6.28米.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注意: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的区别.

23.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图A显然不正确,虽然在书店有停留的时间,但没有表示返回的过程;图B表示小金这一行为的过程,在书店中有停留的时间,然后回家,符合题意;图C表示在书店没有停留立即返回,故不正确.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图B表示小金这一行为的过程.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以及根据题意分析统计图的能力.

24.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

【解答】解:右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以直线OM为对称轴,画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即可得到图B;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变换,关键抓住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大小与形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旋转不改变大小与形状,只是方向的改变.

25.

【分析】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选择B、C套餐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就是选择A套餐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80人除以选择A套餐人数所占的百分率就是该校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35%就是选择B套餐的人数,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选择.

【解答】解:80÷(1﹣35%﹣25%)×35%

=80÷40%×35%

=200×35%

=70(人)

答:选择B套餐的学生有70名.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

26.

【分析】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解答即可.

【解答】解:3.14×1×2×1/2=3.14(厘米);

答:长是3.14厘米.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明确: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

三、计算.(共36分)

27.(21分)直接写出得数.

【分析】根据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

0.6化成分数是几分之几,0.06化成分数等于多少(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