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均为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新春佳节,按照中国的传统,正月十六便意味着节日的尾声。从腊月到正月,人们沉浸在欢快的节庆氛围中,度过了春节,但此刻,生活渐渐回归正常,工作和学习再次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正月十六依然承载着浓厚的年味,许多地方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十六走、十七送,少生疾病得安宁”的说法。这一天,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祈愿来年平安吉祥。
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古老而有趣的习俗。
1. 落灯:点燃吉祥之光
正月十六,是落灯的日子。自除夕夜起,红灯笼挂满了家家户户,象征着接财、迎祥、纳福。但到了正月十六,是时候让灯笼稍事休息。除了悬挂的红灯笼,孩子们的花灯也要“落灯”了。在古时,人们还有一项有趣的活动,叫做“碰灯”。当时的灯笼内点燃蜡烛,两个灯笼碰在一起,蜡烛倾倒,灯笼燃烧,人们会欢呼着“灯笼一着,吉利来到”,寓意新的一年充满繁荣和好运。
根据古老的传统,所有的灯笼,不论是悬挂的还是孩童手中的花灯,年过完之后都要“燃灯”,也就是烧掉,不能留到下一年继续使用,以免让新年的福气都“沾陈”,随之而去。
2. 走百病、走百灵:祈愿健康和幸福
正月十六,人们还追求着健康和幸福。古代有谚语说:“正月十六走百病”,这是一项传统习俗。早饭后,家家户户会锁好大门,然后外出“走百病”。这个活动的寓意是,通过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短距离漫步,将“百病”留在路上和野外,以期迎来健康和平安。
同样,另一项传统习俗是“走百灵”,主要针对妇女和儿童。这个时候,农事相对较少,人们纷纷结伴外出踏青。传统说法是,正月十六“走出门庭,心灵手灵”,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3. 忌讳的习俗:慎重之举
正月十六也有一些忌讳,需要特别小心遵守。
首先,忌串门访友。这一天,人们要远离他人家庭和外村,因为人们相信,这样做会将不好的事情带回家,有潜在的灾难。一些南方地区甚至会封闭整个村落,不允许外村的人进入,村里不做生意,人们都待在家里,整个村庄变得寂静而空旷。
其次,忌讳理发剃须。正月十六这一天,人们不宜剪发剃须。虽然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不理发的传统习俗,但在这一天,特别需要注意。这是因为正月十六正值新年伊始,剃发剃须寓意着割断新一年的吉祥之线,因此被视为不吉利的做法。
最后,还有忌讳搬家的说法。一些地区有着“正月十六不动迁”的传统。人们认为,这一天搬家会带来新一年的动荡,可能意味着不太平安稳。
结语
正月十六虽然标志着春节的结束,但传统民俗活动仍然充满了色彩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