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不夜天,
彩灯争春竞妖妍;
爆竹追月祈团圆,
流光溢彩映华年!
俗话:"云蔽中秋月,雨打元宵灯"。从中倒透露:元宵主要活动在看灯, 正月十五日作为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有又被称"上元夜"或"灯火节"的称谓。
仿佛造就了,在河南信阳商城、光山、新县的部分地区,有每逢正月十五都有抚今追昔、祭奠先人,祖坟送灯的习俗,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知根认祖的优良品德。它却没有因岁月的变迁而逝去。
“过十五送灯”,在当地是久远的传统,对于身在农村,蜗居城市的人,心里依然还有浓烈的乡土风情,正如难以改变浓厚乡音。每逢正月十五,始终觉得当地传统最亲、最厚、最浓。更是尊老孝亲的文化。有的是一种敬重和一份虔诚。
“过十五送灯”,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傍晚时分为逝去的先祖列宗们的坟头前送去一盏明亮的灯,是祭奠,更是缅怀。就是去坟前点蜡烛,蜡烛外面用个简易的灯罩罩好防风,送灯时候会放炮,放礼花,烧香灯。灯罩一般是自已做的,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做成。表达对先人的纪念,让先人在另一个世界没有黑暗,不再孤独。“坟前灯光亮,家里人丁旺”。
送灯是很隆重的,当地有句话“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可见送灯的隆重。每到十五这天,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天气怎么样,都风雨无阻地赶回家,特别是老家没有弟兄而本人又在异地工作居住的,远在外地的游子没有人替他送灯的,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乡,中午早早吃罢团圆饭,随后准备给祖坟“送灯” 就在祖上安息的地方,他们都在田野里孤寂在躺着,只有到元宵、清明和过年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后代的香火,银钱。每当一家人过年时候,总不会忘记祖上筚路篮篓地为保存这个家的艰辛,在家中烧香祈祷、烧纸,只有到清明和过年、元宵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后代的香火,银钱。祖宗们会在冥冥之中祝福他们的子孙们,也会监督着他们的子孙。
中午团圆饭后,全家人在长辈的率领下,带着各式灯具、五彩蜡烛、纸钱祭品、烟花爆竹,有车的乘车,无车的步行,悉数前往送灯。城乡居民大多关门闭户,万人空巷。道路上各种车辆人员川流不息。一行老老少少,浩浩荡荡,奔往家族的坟地,统一送灯。
到祖坟后,先要在坟头上压坟头纸,一般压三叠,正中一叠,两边分别一叠。意思是,儿孙们来看望祖先了,也表明这座坟有后人,也就是后继有人。来来往的人看到达坟头纸后,就知道这坟还有后人。(当然这压坟头纸还有由来,下面再说。)然后,将坟前杂草拔掉或砍净 ,插上一排竹签,三至四支竹签一组,围成灯罩大小,在中间栽上一要蜡烛,罩上灯罩,内燃蜡烛。这个过程在我们老家叫“发亮”。接着烧纸,放鞭炮和礼花。然后,长者对着晚辈,尤其对着晚辈,指指划划,谆谆教诲,哪个坟头是老爷爷、老奶奶,哪个坟头是自家的爷爷、奶奶,为什么全村的人都向一个坟头烧纸、放炮、磕头呢?原来那是全村的先祖,我们尽都是他的儿孙后代。其中介绍其生前的品德与生平事略,说的再悚点,哪个位置是他的,以此类推,由后至前,谁的是谁的,都在什么位置预备着了,还郑重地告诫不能做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要垂范美德,出人头地,为宗族争光,让先祖跟着荣耀风光。之后大人挨个坟头带领小孩随后在每个坟头前送上一盏灯,插上灯笼、燃着蜡烛,最后统一焚纸、放鞭炮、烟花,一溜两行四叩首,这样送灯的仪式就算结束了。当把这一古老的课程温习一遍。有时也会多一份淡淡伤感和对生命的敬畏,感悟亲情远近。给自己逝去的亲人送上一盏明亮的灯,以示后人来送灯了,虽然时间很短暂,灯也会很快灭掉,但每年正月十五准时来送灯,这是对逝去的亲人思念的一种承诺,一种对亲人的怀念和感恩的表达。
灯送去了,要千方百计地点着,只有燃灭了,才意味着先人把灯收下了。“收灯”还预示着在这一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如果哪家祖坟没有人送灯,就说明这家人绝户了,没有后人了。这是每家人都忌讳的。
每年十五的晚上,站在田野向四处望去,远的,星星点点,近的,灯火通明。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灯,一片片,一串串,象天上的星空。你会听见到处都是炮声,到处都是盛开的彩花,各种烟花此起彼伏,绚丽多彩,阵阵炮声,震耳欲聋。烟花爆竹此起彼伏,鞭炮声响成一片,很是热闹。你真正才会感到什么是节日,什么是发至内心的喜悦,什么是心甘情愿的奔波。只有这一天,小孩一个人走在坟地也不会害怕,也只有这一天,老人小孩、姑娘、媳妇齐上阵,同姓家族共欢乐。去世的亲人在烟雾氤氲、鞭炮齐鸣和烟花炸开中灵魂得到安息,活着的人也会在这个时候感到生命的可畏。
祭祖让新年更是充满了希望,这样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仪式,在活着的人们心里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一种满足,一种安慰。只有在这个时候,坟茔才不会是一个伤心的地方。仿佛也警示后人:对待亲人尤其是老人,要珍惜他们存在所拥有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不要亲人失去后才懂珍贵。
正月十五送灯是有讲究的,这天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出门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只有娘家人绝人后,才由嫁出去的女代为送灯。所以娘家人最忌讳嫁出去的女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这样娘家人丁不兴旺。所以老家有“女不观娘家灯”之说。但媳妇可以送灯,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没有出嫁的女儿还是娘家人,可以送灯的。
至于“送灯”的历史,已无法考究,但这一习俗的起源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的传说。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兵荒马乱的年伐自己的母亲离散了,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得知母亲去世好多年了,无从找到父母坟墓的下落。来到父母亲的葬地祭祀,可是遍野都是荒冢,哪一座才是自己父母亲的呢?于是,军师刘伯温出了个主意,说,你是皇帝,没有人能接受你的跪拜,除非你的父母。这样吧,皇帝你令人在每个坟头前插上蜡烛,前亮一盏灯,能经你跪拜而烛不灭的就是你的父母的坟墓。朱元璋依此行事,然后说:“孩儿不孝,孩儿今天给母亲叩头谢罪来了!是我母亲您的灯就亮着,不是就都熄掉!”当时君臣民有着的分办界线,谁敢不服从皇帝,就连死掉的服魂都惧怕皇帝三分。因此,当朱元璋进前三拜拜时,除了一座坟墓的灯亮着以外,其余的全都熄灭了。而这亮着的,正是朱元璋母亲的坟茔。后来这种“亮灯”的风俗也逐渐盛行起来,人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先辈的怀念。
据光山当地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的母亲乞讨到光山,又病又饿,就病死在路旁,被当地百姓给埋在光山官渡河天赐城一带。当年,那个遭人追*,躺在河滩,头枕扁担,四肢展开,一个“天”吓跑了千军万马的传说也是,更有罗山灵山寺其在此修行,传说要将蚊子赶出固有华夏,无心身旁随从插话:"赶出寺庙就好"到后来封为圣寿禅寺(皇家寺庙待遇).如今,在今天光山蔡桥天赐城宛然竖立了朱元璋的雕像.话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便派人到光山祭奠母亲,可是山上有很多坟茔,派来的人一时不能确定哪座坟茔才是皇上母亲的,就回报朱元璋。朱元璋感念光山人对自己母亲的慈善,就让人把整座山上的坟墓前都点上蜡烛。一时间,山上山下灯火通明,煞是壮观。后来,光山人也学朱元璋的做法,每年灯节这一天,都到亲人坟墓前送灯,一直延续到今天。带着孩子上山给亲人送灯,对孩子进行孝敬尊长的教育,培养孩子的亲情,这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这儿有一个风俗,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去给祖上送灯,就在祖上安息的地方,他们都在田野里孤寂在躺着,只有到清明、七月七、十月一和过年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后代的香火,银钱。每当一家人过年时候,总不会忘记祖上筚路篮篓地为保存这个家的艰辛,年三十,把祖宗们接回家过年,十五,年过完了,我们挑着灯笼把祖宗们送上路。在我们的心里,送祖宗上路,是自己的一份孝心,一份功德。祖宗们会在冥冥之中祝福他们的子孙们,保佑着他们的子孙。以前,送灯是萝卜挖空了倒点棉籽油,装上灯捻子点着,灯头又大,烧时间又长。再后来,人们就用蜡烛,怕风吹灭,就建一个纸围子。送上灯后,放烟花爆竹送祖宗上路。 每年十五的晚上,站在墓园向田野里望去,远的,星星点点,近的,灯火通明。烟花爆竹此起彼伏,鞭炮声响成一片,很是热闹。逝去的人在烟雾氤氲、鞭炮齐鸣和烟花炸开中灵魂得到安息,活着的人也会在这个时候感到生命的可畏。
是的,不管这个传说美丽也好荒诞也罢,实际上,我觉得送灯的宿愿是一致的,就是给列祖先宗们送去光明,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心地光明,坦荡正大,心情充满光亮,昭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思念的寄托,更是美好愿望的寄托。也是活着的人们也感觉是一种欣慰和快活。
时至今日,在大别山农村依然盛行。从此,送灯习俗流传至今,成为商城、新县、光山、罗山老家一带最隆重的纪念祖先的一种仪式。也有人说,刘伯温让朱元璋抛洒黄裱纸,纸落谁坟头,哪是父母的坟墓。所以又有压坟头纸这一说法。
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百姓们都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都在三点半前结束。团圆饭那么早结束的原因有两个:有这样一种说法,“吃完十五饭,去把庄稼活干。”意思是十五的饭一吃,意味着年也就过完了,该下地干活或是上班了。还有个原因是,吃完十五团圆饭后,要去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所以,记得小时侯大人们提前把锯末子、蜡烛、鞭炮、纸钱之类的祭奠品准备好,吃了团圆饭后,天一落黑就去坟地送灯,祭奠亲人。这一说我觉得是对先祖追念的一种高层次的自我慰藉。
受光山送灯习俗及辖区变化的影响( 1932 年经扶县即新县从光山划出, 1951 年、 1958 年息县淮河以南地区又从光山划归息县),临近的罗山县竹竿、庙仙等乡镇,潢川的付店、卜塔集、彭店、仁和、双柳等乡镇,以及商城县县城以南各乡镇,息县淮河以南的曹黄林等六七个乡镇和新县除南部和湖北接壤的郭家河、陈店、箭厂河、泗店、田铺等乡镇以外的所有乡镇,均有灯节给祖坟送灯的习俗。信阳市其他县区再无此俗,河南省其他市县也未曾听说。就全国而言,经互联网搜索发现,也只有江西的新建县及其以北至庐山以南的几个县市、安徽宣城市的广德县(光山人后裔)、郎溪县、浙江湖州长兴县(信阳光山、罗山的后裔近20万人)、浙江温岭(城南)浙江台州、玉环县、山东省宁阳县、山东省的莱州、烟台龙口市青岛(王哥庄)、淄博、河北武安市、贵州省兴义市、黑龙江省宜春市及湖北等地有此习俗辽宁省大部等。其余地方尚未发现。由此可见,光山元宵节给祖坟送灯的习俗,在信阳乃至全省独具特色,在全国也不多见。
光山送灯习俗究竟始于何时,需要考证。县档案馆现存的七部旧县志基本没有记述。光山最早的县志是明朝嘉靖年间 1556 年修成的《光山县志》。此志记载,元宵节习俗为“自十三日为始,市民各于门首悬挂灯毬织巧不一,至十六、七方止。游者竞观之”。清朝顺治十一年( 1654 年)和康熙三十五年( 1696 年)修成的两部《光山县志》,记载元宵节习俗更为简单:“元宵张灯,清明扫墓。”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 年)修成的《光山县志》,记载元宵节习俗为“上元节自十三夕始,张灯连五夕,家户屑米为浮团子会食,入市游观。十六日,民家复掩户如元旦(春节——作者注),复云过年。人多出游,曰走百病。俗用小儿扮演故事为台阁,金鼓遍游街巷,而泼陂河镇尤盛。”民国二十五年( 1936 年)的《光山县志约稿》及 1959 年《光山县新志》稿中,均无灯节给祖坟送灯习俗的记载。只是 1989 年修编的《光山县志》有记载:“家人团聚吃罢十五饭,大人带着子孙去先人墓地送灯插亮,烧化纸钱,以示对先人的悼念。”此记载无从知晓送灯始于何时。旧县志虽无记载,然而光山民间老人都肯定的传说,送灯习俗很早就有,他们孩童时候就听其祖父介绍送灯之事。按此推想,此俗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了。民间传说不足以理清送灯的起源,要想探寻这个问题,需要从光山人口的发展脉络中寻找答案。 1989 年修编的《光山县志》说:“光山土著较少,居民大多从江南迁来。”光山人口发展的大致脉络证明了这一结论。元朝以前光山无志,人口又很稀少,无从考证。元末明初,有大批人口从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迁入光山。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 (1391 年 ) ,全县有 3924 户,计 22849 人。这些迁入人口发展到明朝嘉靖年间( 1522---1566 ),达到 5.23 万人。但在明末清初,受李自成义军及清朝入关兵祸天灾的影响,光山居民大多流亡他乡。到清朝顺治十四年( 1657 年),光山只有 11971 人,经清朝康、雍、乾三代( 1644---1795 年)发展,流亡居民大都回乡,人口发展到近 30 万。自民国初年的 1920 年,人口更达到 83 万之多(含今新县和息县淮河以南域内人口)。 1920 至 1935 年这十几年,光山由于地霸豪绅的盘剥,自然灾害、瘟疫的不断发生,居民又徙居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又因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大规模围剿扫荡,一些村庄几近*绝。人口又陡降至 39万。从以上光山人口的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出,元末明初从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大批迁入光山的居民,可能是光山现今居民的祖先主体。尽管明末清初时,居民流亡十有六七,但经康、乾盛世抚慰,又都返乡生息。民国初年,居民大批外迁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江南地区。他们之所以迁往上述地区,主要因为那里是他们的祖籍地。现在光山居民绝大部分承认其祖上是由江西迁来的。由于江西省新建县以北,庐山以南数县市直至今日仍盛行送灯之习俗,那么元末明初从江西等地迁入光山的居民也就会继承此俗。
据此分析,光山送灯的历史大约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至少有 600 年以上了。旧县志之所以没有记载此俗,或因当时人口稀少,送灯仪式简单,不能形成规模使然。现在,随着光山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正月十五带着家人给祖坟送灯,抚今追昔,祭奠先人,这不仅是对先人的怀念,也是中华民族尊老敬祖传统美德的固有要求,更是人们展示人生风采的良好机缘。因此,每逢正月十五,光山籍人士无论身居何地,都风雨无阻地回到家乡给祖坟送灯。年复一年,浩浩荡荡的送灯队伍和壮观的送灯场面给光山的灯节造就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如果县里能认真研究,加以开发利用,不仅能弘扬光山独特的民俗文化,也能为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带动大经济创造无限商机,尤其是打造光山烟火观礼节很是可行。
它有别于在湖北荆州、宜昌、恩施等许多县市区,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一大帮子子孙孙呼啦啦地带着鞭炮、纸钱、蜡烛去上坟。有别于流行在承德一带乃至 流行于辽东,辽南一带,就是大连,丹东,营口等地区,整个东北的广大农村都还存在也有送灯的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
更不同与浙江温岭(城南)浙江台州、玉环县、山东省宁阳县、山东省的莱州、济宁泗水县、烟台龙口市青岛(王哥庄)、淄博、河北武安市、贵州省兴义市、黑龙江省宜春市及湖北等地有此习俗辽宁省大部分区域。
如今随着时间着的离逝,岁月的变迁,思维的多元互动,独生子女的分化,异地就业安家,送灯的讲究也没那么多了,也没那么统一的步调了,“老黄历”真的老了,女孩子也能上坟送灯了,太阳还没有下山,山头就响起了送灯的鞭炮了……不管内容怎么变化,但送灯的形式还是一代一代的在延传。阴阳两界的沟通,也许只有在灯明灯灭之间才能实现。就让这一盏盏明亮的灯光拉近两界相隔的距离吧,照亮他们,温暖我们,保持、传承送灯的习俗和传统!缅怀,感恩,追忆,是最古老、最传统,最朴素、最现代的表白了。正月十五,朋友别忘了回老家送灯!
香火飘袅祈祷慰藉心灵,
列祖先宗安享福寿太平。
礼花绽放点缀美好夜空,
月圆烛光照亮前程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