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来了都得复读”
“本手、妙手、俗手,考完数学当骑手”
……
近日,事关1193万个家庭的高考在铺天盖地的话题声中结束了,接下来的分数,肯定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让我想到了让54岁的范进在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古代科举考试。
记得历史教科书中说,科举起源于隋朝,成型于唐代,但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通过举荐、考察,逐级选拔人才的方式。
据《周礼·地官·乡大夫》记载,士以下的庶民,如果“德行道艺”出众,就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大比”,也就是“乡举里选”,选举出来的人被称为“进士”、“俊士”,这些做法和称号,一直被沿用到了后来的科举考试中。
科举博物馆内景
到了汉代,出现了“察举”制。
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诏举三老”,开察举之先河;汉文帝为“纳天下言”,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汉武帝时代,察举“孝廉”和“茂才”(即秀才,为避东汉光武帝讳而改),规定了察举的统一科目、考试办法,至此,先经由各级官员推荐,再经皇帝“策问”后,按等地授予官职的察举制便正式确立。
汉代察举制对后世科举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内容。察举的科目很多,涉及到德、文法、才能等多方面,西汉重“举贤良”,东汉重“举孝廉”。
贤良,包括“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前者与“直言极谏”相连,后来成为了唐代科举的制科之一;后者则以考察儒学、经学为主要内容,像晁错、董仲舒等人均是借此察举得以受到重用,是唐宋经义、清八股文的来源。
孝廉,是孝敬父母、清廉勤政的意思,多以官吏和贵族子弟为察举对象。
二是形式。以皇帝发问、应举者对答为方式的“策问”,到清朝殿试时仍在采用。
策问有两种。第一种是将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人作答,称“对策”;第二种是由应举人自己用矢投射简策,然后回答所射中简策上的问题,称“射策”。
这两种方式是不是和现在面试、论文答辩时的必答题、抽签题相类似?
科举博物馆——号舍
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在汉代的基础上,增设了由中正官负责品评被举人的九品官人法,本意是为了提高选人效率,但实际上沦为了士族权势操控的工具,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朝,废止了九品中正,新设进士、明经二科(这也是史学家们将科举起源定在隋朝的依据,现存争议)。
唐代,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园622年),科举制正式成型。
那么,科举制与察举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历史学家们以下面的三个特点作为科举制形成的标志:
第一,是允许“投牒自应”,意思是即使不是官学出身,没有举荐人,读书人“亦听自举”,可以自行报名应试,这是科举制最为重要的特征;
第二,是以重文辞的进士科为主要科目,内容以考诗赋为主,策论为辅,“每年十月”定期举行;
第三,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也就是统一了考核标准。
科举博物馆——金榜题名
唐代科举的科目,除了有每年定期开考的进士、明经、明算等“常科”外,还有考期不固定,由皇帝按需求临时决定特诏开科的“制科”,如前文所述,从汉代传下来的“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就是此类。
此外,唐朝的科考不糊名,唐人对应试人的称呼与明清也大不相同:
如举人,指的是因在地方考试中成绩优异,被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
进士,是指举人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
秀才,在唐初是指常科中的“秀才科”,后来该科因为太难考被废止后,就被用来通称所有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也是读书人的泛称;
状元:进士科的第一名;
前进士:进士科取中进士及第后,尚未授予官职的人。
科举博物馆——殿试
宋代,科考开始糊名、誊录(将试卷另行抄录),将进士科的内容,由诗赋改为经义。
明清两代,科举制大体相同,但较之前有了大的变化。
以清朝为例,以考八股文为主的正式科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又称秋闱,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在获得乡试资格前,还有两轮大的筛选考试:
第一轮是各地的逐级童试,被录取入学的生员俗称秀才;
第二轮是面向秀才举行的各省巡考,只有在巡考中成绩优良才能参加乡试。
乡试取中后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Xie,四声)元。
会试,又称春闱,是乡试后的第二年在礼部举行,取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员。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策问考试,按成绩分出三甲,及第者统称进士。
三甲中,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分称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立即授予官职;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都不能立刻授官,还需参加后续一系列的授官考试。
1905年9月2号,为推行新式学校教育,清政府下谕“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