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汉以来,中国的选官制度虽是千变万化,有着诸如“任子”(西汉时期,官秩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只要任职满三年,就可推荐子孙一人为官)、“赀选”(西汉时期,只要满足相应的财产条件,然后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财,就能有做官的资格)等选官方式,但真正成制度,并广施于全国的,却只有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这四种。
察举制、征辟制源于西汉,主要被东汉所沿用。九品中正制源于三国曹魏,主要被魏晋南北朝所沿用。而科举制则源于隋唐,主要被宋元明清沿用。
在这四种选官方式中,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方法是大相径庭的,主要是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或由地方官在辖地内随时进行考察,若遇到在乡间颇有贤名的人才,即可推荐给中央,而后被举荐者就可参加定期在京中举行的考试,最后朝廷根据其考试情况量才录用。
或由公卿、州郡辟除,试用通过后,由公卿、州郡长官以其政绩向朝廷举荐,通过后即可为官;或由中央朝廷派遣中央官员前往各地考察,根据其个人品行、家世来确定品级,然后以品级的方式上报中央朝廷,之后朝廷就会根据其派遣官员所定的品级来进行官员的选用。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而科举制,则完全有别于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它无需公卿、州郡长官等任何人的推荐,也不看品行、家世,无论贫穷与否,还是地位低贱与否,只要考生自己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学识能够通过这场考试,他就能自行报名参加选官考试,考核通过后,即可为官。
也就是说,在隋唐之前,要想实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目标,他必须就得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有一个显赫的家世。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无一例外都需要经过公卿大臣的举荐,若没有他们的举荐,除非你有通天的贤名,否则即使你再有能力,你也入不了那高居庙堂之上的九五至尊的法眼。
遥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盛行之时,因举荐权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所掌控,最终不就造成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局面吗。
因此,隋唐之前,做官始终不是贫穷子弟所能奢望的事情,虽然自秦汉到南北朝这八百余年间出现了诸如匡衡、蔡义等以“少家贫”的家世坐上了公卿位置的贫穷子弟,但更多的却是诸如公孙贺、庄青翟、田蚡等这样有背景的权贵子弟。可以说,隋唐之前,做官始终都是权贵子弟的特权,他们把控着朝堂上各个重要的位置,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延续着。
但是,随着科举制的横空出世,做官就不再是权贵子弟的特权,它成为了天下学子都能触摸到的权力,自此寒门也能出贵子。借助着科举制公平竞争、分科考试和择优录取的特性,只要他努力,再加上学识过人,无论他有多贫穷,只要身家清白,不是朝廷明令禁止不得参加科考的人群,他就能直接报名参加科举考试,而只要能通过科举,他也就拥有了做官的机会。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自科举制诞生以来,它就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成为了朝廷选拔官员最为主要的方式。而它之所以会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它能维护当朝者对于天下的统治。
首先,利用科举这个不论身份,以学识来决定任用与否的制度,中央朝廷就能借此削弱那些门阀世家对于朝堂的掌控,原本朝廷利用察举、征辟、九品中正来选拔官员,而这些选拔都必须如上文所说基本上都需官员的举荐,只有他们举荐,朝廷才能任用他们为官。
由此,这种形式的选官就会造成一种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因他们能做官,多半是靠那些举荐他们的公卿大臣与州郡长官,因此或因感激,或因感恩,他们很容易与举荐他们为官的官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甚至是形成党派,与朝廷相对抗。同时,由公卿、州郡长官来掌控举荐权,这等于就是将朝廷官员的选拔权和任用权拱手相让,交由他们来掌控,而这就很容易让皇帝失去对于朝堂的控制。如此,这些选官制度,从本质来说它是很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
但是随着科举制的出现,这些问题就被极大的遏制住,由皇帝来直接控制官员的选拔和任用,让那些读书人成为“天子门生”,这样,除少数有“雄心”的官员外,其余多数官员就都只会对皇帝感恩戴德,他们只会忠于君主,而不忠于他人,从而君主就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同时,利用科举用“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特性,皇帝亦可通过考试的内容来控制天下学子的“心性”,利用只考那些写满忠君爱国的儒家经典来选拔官员,这就可以让封建大一统、君权神授等儒家理念深入人心,从而逐渐的控制住天下学子,让他们只知服从当朝者的统治,甘愿为当朝统治者所驱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此外,最为重要的是,由于科举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不论阀阅,唯才是举,若无才,哪怕你家世显赫,是世家大族亦也没有多少的机会能够入朝为官。而若世家大族无功名继世,往往就会“三代而斩”,迅速衰败,由此,一个无法延续百年的世家,他就再也不可能对中央朝廷产生任何的威胁,就再也无法复制东晋时期,门阀世家压制皇权,统治天下那样的“壮举”。
同时,隋唐之所以会开科举,其根本原因就是隋帝、唐帝们希望借助科举来制约门阀世家对于全国最高军政事务的掌控,可以让更多的庶民子弟进入朝廷,从而抗衡门阀的存在,以此来确保皇权的绝对安全与稳固。而隋唐之后,门阀世家虽已没落,皇权开始一家独大,但是仍然受到那些势力盘根错节的豪门士族的威胁,他们相互之间互为党羽,以此来抗衡皇权,甚至是威胁皇权,因此之后的皇帝依然是需要借助着科举,来让更多没有所属势力,背景清白的庶民子弟进入官场,从而利用他们来帮助自己对付这些士族。
如此,正是因科举十分有利于当朝者对于天下的统治,所以,自隋唐之后,科举就被历代统治者所延续,成为了之后一千二百余年最为主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当然,无论是何种制度,只要存在人为的干预,就必然会有衰落的一天,当它不再适应所处的社会发展时,它自然而然的就会被时代所抛弃。科举虽然为封建时代的当朝者在治理、稳固天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最终,它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随着清廷下诏:“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这一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自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