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校园及其建筑内外部空间连接的生态性表现
(二)促进交流——人文优先原则从参与的角度,未来学校的内外连接涉及到学生、教职工、家长、社区居民、过路群众等多个群体,应坚持以人为本,兼顾各群体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创造为人服务的人性化场所。
从教育的角度,未来学校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创新、批判、沟通、合作[4],其中沟通无论是对于整合碎片化的学习信息(未来教育的主要责任将从学习信息的传递变为指导碎片化学习信息的整合),还是促进多群体合作、激发犀利的批判还是实现多样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和积能,因而作为校园内外的“连接”、建筑内外的“连接”、教学等空间内外的“连接”,都将是以是否有助于促进而非隔绝沟通与交流,作为评价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指标。
图5 促进交流的内外“连接”空间
三、实施重点(一)校园内外的连接 1.格局——开放性校园
虽然目前在校园对社区开放方面,学校可能因担心管理维护成本上升、校园安全失控等问题,而仅在学生离校——放学后或假日,将校园局部(如体育场)开放给社区居民使用。但从更为长远的未来视角看,校园将在社区开放方面走得更远,正如Meckenzie早在1989年的《规划教育设施》(Planning Educational Facilities)一书中指出的:
校园的规划应使其成为多功能的教育场所...成为社区的核心角色,礼堂/剧场、艺术中心、音乐实验室、美术教室,应成为校园生命活力的要素,让社区的每一个人都使用它,从而实现学校多面向服务社会的目标。
由于开放性校园理念的实施,带来包括校园出入口数量与位置、教育设施的规模与选址、校园的交通组织与管理等层面,出现更多新颖、灵活的校园外部与内部连接方式,从而带动未来空间格局的转变。
2.节点与界面——校园入口空间、围墙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跃以及社区融合的需求,未来学校的边界将最终走向消解,因而作为目前校园外部与内部连接关键节点与界面的“校园入口空间”与“围墙”,也将经历功能复合化、边界模糊化,乃至最终形式“礼仪化”的演变过程。
图6 校园入口空间组织模式[5]
(一)建筑内外的连接 1.气候缓冲空间
建筑室内外交接的空间除了单一的围护结构界面外,还可以通过构建实际功能空间(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与室外环境之间的过渡性空间,隔绝室外不利环境要素(如风、温度、噪声等)对主要功能空间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建筑品质的目的。典型气候缓冲空间的设计手段包括:
(1)功能性围合体:通过遮阳、绿化等手段,使得建筑室内外交接的部分不再是简单的围护结构界面,而通过更为功能化的设计,得以在采光、通风方面,发挥更为“主动”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建筑与室外联系界面的内涵。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活动场所。
(2)架空层:在如华南这样的气候多雨潮湿地区,常在底部架空,一方面缓和室内外绝对的界限,有机地将自然融入建筑中,同时架空层有利于通风去湿。
局部开敞或全开敞的空间形式,具有开放、流通的特征,可以作为学生游戏活动、学习交流、交通联系的场所。
图7 气候缓冲空间
2.非正式学习空间
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是每个成功校园的共同特征,建筑不仅发挥界定和围合开放空间的作用,同时应该尽可能融入其中。建筑边缘在形成群体聚集模式、促进社会交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与外部空间进行直接接触的建筑首层需要特别注意营造宜人尺度,利用合理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吸引人们参与其中。
在可能的情况下,沿着建筑的周边设置这样的活跃“边缘”,并将建筑室内向这些“边缘”开放。应尽可能将这些“边缘”通过校园步道联为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附着于步行系统的半开放空间系统。在“边缘”空间中设置大堂、邮政、咖啡、小卖、学生信息等功能,将有助于形成社区意识和激发创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