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巧用比喻探幽——简析第四自然段语言特色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真挚,风格朴素清新,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这与他善用比喻分不开。鉴赏《荷塘月色.》巧用比喻的手法,可以使我们大开眼界:原来比喻的运用也可如此巧妙。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
这是一个化静为动的比喻,不仅表现了荷叶飘然卓立的美态,还展现了荷叶无限舒展,轻盈动人的风姿。同时还启发人展开联想和想象,看到亭亭的荷叶,仿佛看到无数少女翩翩起舞,使原本静态的荷叶呈现出一种妩媚动人的动态美。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把绿叶之中点缀的白花或含苞待放,或展姿盛开的情形,连用三个比喻来修饰。这是一种博喻的修辞手法,用多个喻体意象来丰富同一个本体意象,调动人的无限遐想。“一粒粒明珠”状其晶莹剔透之美;“碧天里的星星”摹其灵动之态,像星星眨眼,又似群星闪烁,忽明忽暗,令人神往;“刚出浴的美人”作者的想象更为奇特,那种纤尘不染,超凡脱俗的高雅与洁净令人心旷神怡。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个比喻更加巧妙。“清香”是靠嗅觉感知的,“歌声”是靠听觉鉴赏的,作者在这个比喻中沟通了人的不同感官去体味这种美妙的感受,这在修辞学上叫做通感,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形式。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在夜深人静之际,随风传来,断断续续,凝神细听若有若无,让人既有一种神往之情又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用这样的喻体来比喻微风过处送来的缕缕荷香真是美妙极了。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和花在风中的一丝颤动,作者把它比喻成“闪电”,时间的短暂,瞬间的动态,传播速度之快,尽在不言中。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若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这又是一个化动为静的比喻。朦胧月光下,肩并肩密密挨着的荷叶,在微风吹拂下,形成的波动,作者用“凝碧的波痕”来比喻。这种特定情景下的动态,具有了一种宁静而幽雅的图画美,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图画中?朦胧而静美的意境呼之欲出。小小的一个自然段,作者几乎句句用比喻,在运用比喻的同时还兼用拟人与叠词,在清新而生动的描写中更体现一种音韵美与节奏美。鉴赏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不可不品味其巧妙的修辞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