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本文是旅澳著名诗人程立达先生4月16日在悉尼诗词协会的讲课稿,这里受作者委托,全文发布。
以下是原文:
民间盛传一首题为《诗则》的诗:
节拍平仄吟风月,韵押东江流水声。
起承转合天下事,比兴对偶物生情。
这首诗本身有些格律问题,但它提出了写律绝应遵循的四条规则,我认为可以借鉴,即:一是句子要讲平仄,才有节奏。二是诗句要讲押韵。“东江”就是指“一东”、“三江”这些韵脚。三是诗的意境必须起承转合,这是律诗、绝句的谋篇规则。四是诗歌要运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方法,使之更具形象性。
诗中把起承转合说成天下事,份量很重。说明绝句章法中最基本的是要有起承转合四个层次。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看小说,看戏剧,看电影,都希望看到波㳕起伏、曲折延宕的情节,其实读诗也是如此。没有起承转合的作品,读起来会乏味的。
起承转合法是词创作谋篇布局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构思技法,我们在好好把握这种简单而实用的基本方法之后,再和其他技法并用,最终脱离规则,自由翱翔于诗词大海之中而不越矩,才能写出好诗来。
有个关于“起承转合”的段子。说四个秀才,早上赶路,看见两个公差押着一个和尚经过,于是他们便提议以此吟诗。第一个秀才道:“无发还违法”,从眼前景物说起。第二个秀才见到和尚颈上的枷锁,也吟道:“出家犹带家(戴枷)”,这是承句,说犯法了就得治罪。第三个秀才见这两样都说了,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吟什么好,忽然见太阳冉冉升起,脱口而出:“东方红日出”,这是转折,似乎与此事并不关联,第四个秀才一听,竟不知如何“合”了,忽然看到和尚光秃秃的脑袋,灵机一动,于是吟道:“板上晒冬瓜!”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和尚听了无地自容。这首诗诙谐有趣,极尽讽刺之能事,从一个侧面证明:“起承转合”之手法早已为古人所津津乐道。
如何在创作绝句时,运用起承转合的规则?下面我分五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绝句的首句叫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基本要求是: 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这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起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写景。
承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在补充写景。起承两句描写出一个完整的景色。
转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根据前面景物的描写转入抒情。转句在绝句中很重要,要求很高,要转的奇,断而不裂,不能和起承句脱节。起承句是转合的铺垫。
结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全诗压轴句,点睛之笔,千古名句。绝句的结尾很重要。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诗不怕起的不好,就怕尾结不好。结的要有力量。
金昌绪的《春怨》也是使用的起承转合的方法。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
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这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结构上曲尽其妙。
再看一首: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