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期间的自律方法或习惯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4-01-19 18:46:52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工作了很多年,各种能力已毫无长进的空间,职业天花板已然降临,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对本职工作心生倦怠,但又不知道离开这份工作自己能做什么。于是你决定学习一个新技能,可网课报了一堆,每次热情能维持至多一个周,接下来又是每天下班刷视频、刷娱乐新闻、剁手,只收获了间歇性的负罪感。

为什么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让很多人勇猛精进,实现了知识变现,而又让很多人陷入了焦虑陷阱?

认知心理学认为,我们的大脑分为爬行脑区域(A)、边缘区域(B)和新皮层区域(C), 爬行脑区域掌管*和本能,喜欢及时满足;边缘系统也被称为“情绪脑”,控制着情绪、情感以及偏好;新皮层区域属于语言思维、认知等高能力控制区域,但该区域的决策能力却是最低的,而人类大脑的进化结果是低级控制系统对高级系统的绝对服从。

简单来说,当新皮层区域发出让我们健身、阅读、学英语、学PPT、写作等命令时,掌管本能和*的爬行脑区域会下达及时享乐的命令,控制你的情绪、情感和偏好的边缘系统也会跑出来使点儿小绊子,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自律力,新技能很难学成,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网课报名人数不少,但最终只有极少数人从头到尾学完。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此就毫无办法,只能顺从本能了呢?

当然不是了,当我们明白了运作原理后,其实只要稍作努力,就能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网课期间的自律方法或习惯,(1)

1、营造舒适的环境,制造仪式感

习惯是注意的结果,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让环境起到引导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需要注意的地方,尽量避免环境的负面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下班后想要学习一项新技能,给自己充充电时,有条件的话,尽量坐在书桌前,书桌保持整洁,将手机等能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东西收起来,不给爬行脑区域下达享乐命令的机会。也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计时器,利用番茄时钟,让自己更加专注。

网课期间的自律方法或习惯,(2)

2、利用适当的刺激和奖励,助力习惯的养成。

著名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著名的白鼠箱子实验,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在一个有按钮的箱子里,每次小白鼠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最后,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而如果将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子里,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小白鼠也会自发学会按钮。

这一实验说明了奖励和惩罚对于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因此,当我们想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奖励和惩罚措施,比如当自己完成了某一阶段的目标时送自己一个心仪已久的礼物、痛快刷想看的综艺等,而当自己没有完成制定的目标时,可以给自己一点小惩罚。当然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通过他们的监督来帮助习惯的养成。

网课期间的自律方法或习惯,(3)

3、将目标细化,拆分成细而微的易实现目标。

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作者提了一个问题:假设你在一项很大的事业上要取得某人的援助,你知道这个工作对那个人来说是很困难的,需要他花很多时间和努力,你怎么办呢?

作者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让这个人先介入这项工作的很容易的一部分,等他接受并逐步上手的时候,再把工作难度逐步增大。因为已经完成的较小帮助会对人造成压力,使其同意提供更大的帮助。

对于习惯的养成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想要学习一个新技能,不是说简单的定一个学英语、减肥、学PS、学PPT就可以,你需要把目标拆解成具体目标,比如说写作的时候,可以先从坚持每天写500字开始,慢慢将字数提高到1000字,当你觉得每天写1000字不成问题的时候,那接下来可以尝试提高文字质量。

只有当目标具体可视的时候,才更容易向着目标前进,自律也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

网课期间的自律方法或习惯,(4)

4、为自己设立一个榜样,利用榜样的积极力量。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模仿心理,积极的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

因此,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

那么,如何寻找榜样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论述“有效的榜样”时强调,榜样应与学习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榜样的行为应该在学习者所模仿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参考张萌提出的“七个人物法”,也就是在某个阶段,给自己找七个符合自己现阶段目标的榜样人物,以他们为目标,不断向他们靠近,当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再重新为自己选择新的榜样。在榜样的激励下,自律更容易成为自然而然就发生的事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