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仅靠T-spot.TB这一个指标加用抗结核治疗是需要勇气的,毕竟抗结核治疗有其副作用,而即便真的是结核,抗结核治疗显效也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但是患者那丝毫没有愈合趋势的伤口就像一双眼睛,每天盯着我们。我们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她随时间呈指数级增长的煎熬。我们决定:先不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而是加用一种强效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利奈唑胺,它的妙处在可以同时抗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患者虽然纠结于没有明确诊断,但也可以接受这个方案。
由于分枝杆菌培养需要几十天,而医院的环境不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我们建议患者带药出院,回家好好调养。我能感受到患者的不甘,毕竟两个月病痛折磨下来,她和她家人的耐心已经消耗得所剩无几,这次满怀希望的求助,以短短几天的住院和加用一个药结束,她满脸写着焦虑和质疑:这个药,有那么神吗?
说实话,我没有100%的把握。
但是我有80%的把握。
而且她在医院里等待结果,只会徒增她的焦急,这一点,100%不利于她的恢复。
我坚持让她出院、一边治疗一边等结果的决定。好在作为同行的她虽心有不甘,也还是同意了。
一个月之后,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渗出液培养的结果:结核!是结核!
这个狡猾的敌人,它逃过了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终于被我们坚持不懈多次送检传统方法——微生物培养给逮到了!
所以患者是一个混合感染:患者被狗咬伤后除了常见细菌之外,同时感染了两种“非主流”病原体:两种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但基因测序只检出了后者,因此仅针对后者的治疗不能让患者彻底好转。而前者感染若不加治疗,随着时间推移会消耗掉她的所有精气神,甚至有生命危险。
还有比走在大马路上被狗咬更倒霉的事吗?还真有啊,这是一条患有结核的狗!
听说曾有一个网络热词叫“喜大普奔”,就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那一天,不止我一人、整个病房都“喜大普奔”。
我们赶紧电话联系了患者,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而患者也回赠了我们一个好消息:加药之后,她的腹股沟淋巴结明显缩小了。
我们给患者进一步调整了治疗方案,规范地抗两种分枝杆菌治疗。每次复查,患者都会带来好消息:渗出减少了,伤口缩小了,炎症标记物下降到正常范围了……10月中旬,她的伤口完全长好了,巧的是,这一天距离她被狗咬伤刚好一百天。
后来我在一次会议中又遇到了她,卸去了满面愁容,她说她已经重新开始上班了,回到常规麻醉穿插突然抢救的节奏中了。她说经过了这一次意外,她对病痛的生命们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共情。
除了狗,“狗太吓人了,真的。”
猫抓伤
老孟养了一只狸花猫。有一天老孟不慎被花猫抓伤,随后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他以为患了癌症,自己悄悄去医院做了检查却没有发现肿瘤依据,经人介绍来到中山医院感染科,医生们通过检查发现他感染了巴尔通体。经过规范治疗,老孟的淋巴结肿大明显好转。
鱼刺伤
雪姨在做菜的时候被海鱼鱼刺戳伤,用了碘酒,酒精,红药水消毒,伤口始终红肿。医生开给他青霉素和头孢类,也没有帮助。后来她来到中山医院感染科,医生们通过检查,诊断她为海分支杆菌感染,经过5个月的治疗,终于痊愈。
医生提醒萌宠当道,很多人已经把动物当做亲密的家庭成员。但是为了更和谐地相处,我们有必要了解动物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并且做好预防。请看我们一图打尽动物相关感染
作者:缪青 黄英男
审核:胡必杰 潘珏
图文整理:陈小小
编辑:黄玲玲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