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左右两侧是两只耳朵,下部的尾巴很长,向右上卷起来了一点,单单尾巴上的这个动势就要比之前的甲骨文形象了很多。
小篆时期的“犬”字,字形完全是从金文的字形继承演变而来的。虽说小篆时期“犬”字完全继承于金文的字形,可是这个样子吧,却有了那么点不像狗的样子了。
而在后面“犬”字的隶书和楷书的写法则完全失去了狗的形象。文字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讹变的过程,越往后越不像那么回事了!最后也就只剩下符号来表意了。
以上是关于“犬”字的字形演变历程。接下来,我们说说这个“犬”字的意思。
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犬,狗之有悬蹄者也,象形。”
看这个解释更让人有点云里雾里了!
什么叫“悬蹄”?如果我们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悬蹄”的话,它会不会是悬起来的蹄子?
可是蹄子又怎么能悬起来呢?
这时候就有人站出来解释说,这个“悬蹄”其实就是跑的非常快的意思!你想啊,这个狗它跑得飞快,四个蹄子仿佛悬空了似的,这不是就是“悬蹄”了么!......
要我来说,我觉得这些都是望文生意了,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时养过多年的狗,平时对狗身上的一些细节观察的比较仔细些,其实这所谓的“悬蹄”我认为就是狗蹄上已经退化了的残趾,它不与地面直接接触。这“悬蹄”一般在成年的大狗身上比较明显,而是小狗时就不是特别明显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留意一下。
我们说回到前面的一个问题上来:既然已经有“狗”字了,古人为什么又要造出一个“犬”字呢?这俩到底谁主谁次?或者说是先有“狗”字?还是先有“犬”字?历史没有真相!我们只能按照今天为止的资料来做一个暂时的判断:
应该是先有“犬”字,而后才有了这个“狗”字!因为在甲骨文里只有“犬”字,而无“狗”字。
还有,“狗”只是“犬”这一类中的一种。关于“犬”与“狗”之说,古人有更通俗直接的解释:
在《尔雅·释畜》中就有:“未成毫,狗”之说。
就是说这尚未生长出长而尖的毫毛的才叫“狗”,换句话来说吧,“犬”就是指大狗,而这“狗”就是指小狗了。就像“驹”是两岁以下幼马的称谓一样。这也印证了前面的“悬蹄”为犬的说法了。
“犬”的本义是狗,但在古书中又常用“犬”字的比喻义。
比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这个“犬子”可不是指小狗,这句话的大意是:司马相如小时候喜欢读书,还学习了击剑,所以他的父母亲就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儿叫“犬子”。
可见这个“犬子”表示的是爱称。这种起小名儿的习俗一直到今天还很盛行。
还有一个词是“犬马”,因为在六畜中,马和犬是最擅长奔跑的,于是古人就造出“犬马”一词。这是封建时代的臣下对君主的自喻,表示忠诚,甘愿负劳奔走。
比如在李密《陈情表》中就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这里的“犬马”就是以犬马效劳于主人而自喻。
古代贵族阶级喜欢骑马打猎,纵犬追逐野兽,这不过是他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因此而有“声色犬马”之称。从而引申出“效力”之意,如“效犬马之劳”的成语。
更有趣的是“犬马”还是古人生病的一种婉辞!这古人太讲究,生病了又忌讳说生病,可不说生病说什么了?贵族身份嘛!总得要说的文雅一点,因此各阶层都有不同的生病婉辞:
- 天子生病了要称作“不豫”,这“豫”就是快乐的意思,“不豫”就是不快乐;
- 诸侯生病了要称作“负兹”,意思就是担负的事情太繁多,以致于积劳成疾;
- 大夫生病了要称作“犬马”,意思是上忙下忙的给人跑腿,忙前忙后四处奔走,导致最后累出了病;
- 士生病了要称作“负薪”,采薪并背负柴草都是低贱之事,因此用在当时统治阶级中地位最低的士身上。
《礼记》中规定,国君让某位士射箭,如果这位士恰巧不具备射箭的技能,就要以生病的名义辞谢,要说:
“某有负薪之忧。”
更有意思的是,在我国的周朝时期专门有“犬人”这么一种官职,他是专门负责掌管供祭祀用的犬的一切事宜、而用来作祭祀的犬被称作“羹献”。所谓“羹献”,就是指用能吃剩的残羹来养狗,等到把这个狗给养肥了以后,就可以献祭于鬼神了。
“犬”字还是个部首字,在我们的汉字中凡由“犬”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狗有关,比如“狩”、“狂”、“猛”、“猎”“猋”等字。
一个汉字描述的只是一个瞬间,而解读它却需要万语千言!本课的汉字小故事就讲到这里吧,后续精彩不断!如果你喜欢就敬请关注:泠之硬笔书法讲堂多多支持。
一“字”千年,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汉字背后的历史和趣谈。\
意犹未尽的话,可以再推荐一篇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