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博兴县湖滨中心卫生院
就说我们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吧,按照国际标准,新冠疫苗也将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采用的给药方式就是针头以直角刺入上臂外侧的三角肌的肌内注射(这也是目前多数疫苗的给药方式)。
肌肉区域作为一个优秀的疫苗接种部位脱颖而出,肯定是有它的原因的。
首先,肌肉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可以帮助疫苗分散(对比之下脂肪组织血供明显差很多);肌肉组织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可以识别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启动身体免疫应答;此外,肌肉组织还可以将疫苗成分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延长疫苗停留时间,最大限度激活免疫系统,如果直接将疫苗注射到血液中,疫苗成分就很容易被其他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清除掉,很可能难以发挥作用。
而且,肌肉中存在着丰富的血管,能够更迅速地将注射进肌肉的疫苗成分运送到全身。肌肉注射如果造成发炎也只是局部发炎,或者只在接种部位出现酸痛情况。
至于为什么选择上臂三角肌,这个位置除了接受注射比较方便,痛感较低以外,是因为它靠近颈部和腋下淋巴结,人体的淋巴结中“驻扎”着大量帮助产生抗体免疫反应和T细胞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因此,在三角肌注射疫苗能够将病原体的抗原更快递送到附近的淋巴结中。理论上是以最小的痛苦完成最迅速的抗体传递,可以说是“又稳又准”。
三角肌,图片来源 medlive
当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肌肉并不是只有三角肌。对于婴儿或年幼的儿童,需要单肢接受两次以上注射时,大腿是首选位置,因为这里的肌肉更大,可以接受多次疫苗注射,同时距离腹股沟淋巴结也不远。但对于年龄稍大的人来说,显然三角肌注射更加方便(撸衣袖当然比脱裤子方便)。
多数疫苗选择肌内注射这种给药方式,还和疫苗多使用了佐剂有关,佐剂能加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但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肌肉有助于将不良反应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安全系数更高。
常见的疫苗,例如乙肝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都是肌内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的疫苗相对少一些,主要有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皮内注射(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的疫苗更少,典型代表是卡介苗(主要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
这些给药方式的共同点就是都得打一针(或好几针),所以我们就习惯性地把接种疫苗称为“打疫苗”了。
疫苗不是非“打”不可
那是不是所有疫苗都得通过打针的方式给药呢?其实倒也不是,疫苗的给药方式还有好几种,比如说口服。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吃过的“糖丸”了,它其实就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之所以采用口服的形式,是因为和肌内注射相比,这种给药方式能提供肠道粘膜保护,免疫效果更好。
糖丸的存在告诉我们良药未必苦口,图片来源见水印
不过,口服疫苗多为减毒苗,安全性较灭活苗低一些,而且主要适用于通过消化道感染的疾病(比如轮状病毒疫苗、霍乱疫苗等),对其他途径感染的疾病免疫效果不理想,所以没能成为主要的疫苗给药方式。
当然口服疫苗的优点也有不少,比如口服给药没有血液污染的风险,而且作为口服药物,完全可以制成固体,这样不仅更加稳定,还有利于运输和储存,所以近年来口服药物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增多。
除了口服疫苗,大家最近了解较多的应该是吸入式雾化疫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