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温饱的年代,农产品的亩产是农民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时候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算是正常,一旦出现减产的情况,会让农民特别失望,有时还会去借口粮的情况。然而如今种植技术的提高,产量的问题已经不在是农民关心的,基本上不要遇到各种自然灾害,都会丰收的,而且产量妥妥的。不过,产量问题解决了,却又有了新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下,出售的价格和成本就成为了新的话题,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豌豆,作为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一直在农村地区有一定的种植,在以前饥荒的年代流传这样的说法,要是能吃上一碗豌豆粒,那绝对是享受。春季来临的时候,人们也会留意豌豆什么时候上市,在五一之后,豌豆也逐渐的下市,而这个时候,农民就会把所有的豌豆全部采摘完毕,以便开始新一种作物的种植。在河南地区,就有农民在收获豌豆后思考,来年还要不要种植豌豆了。一共种植了10亩的豌豆,产量很是理想,一亩大概2000斤,十亩要2万斤了,然而这么多的豌豆,却让农民花费了一大笔的采摘费用。
今年总原因,人员的流动性变差了,一下子要找到好几十个人来采摘豌豆,确实有点困难,所以人工的费用就有点高了,一斤就要4毛,要知道豌豆一斤的批发价也才1元左右,人工费用直接占据4成,真的特别高了。今年人工采摘费高的同时,却是采购市场的冷淡,运输不畅通导致收购商不来,价格就上不去,好不容易有人收购,价格却低的很,这就让农民十分的想不通了。如今采摘费用的提高,让农民在收获之后有一个思考,那就是来年不敢种植了。
在我国农村,一直有一种跟风种植的情况,去年土地上还是种植的果树,但去年水果滞销,导致农民痛下决心,挖到果树,改种其它的蔬菜类作物,可没想到就换来这样的一个结果。基本上这一季的豌豆白忙乎了,因为还要去除耕地、种子、化肥等成本,基本上不挣钱了,也就让农民有这样的想法了。
这可能也是目前农村种植的现状,一看行情好了之后,大家都争相来种植,要是稍微遇到点困难之后,就又不想种植,改种其它的。这几年农产品价格起起落落,而一些坚持种植的农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比如商贩比较稳定,并不会因为连年的改种而需要重新联系商贩,要是碰到价格高的时候,还能狠狠的挣上一笔,当行情不好的时候,商贩们也会优先来采购这些传统的种植户。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当出现亏本、不挣钱的时候,这样想也正常,但去改种其它的农产品吗?可能又会面临成功、失败的考验了,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