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表现瓦西里的眼神,前后有三次。
在记者会上:赫鲁晓夫要他在斯大林的画像前表忠诚。
在与科尼格在拖拉机厂交锋之后:瓦西里向达尼洛夫要求像普通士兵一样到最前线战斗。
在影片的最后部分:科尼格与瓦西里相约在火车站做最后的对决,此时达尼洛夫带来了塔尼娅(瓦西里的爱人)的“死讯”。
这三次特写在心理上分别对应了“身份突然改变后的迷茫”、“数次交锋失利后的悲观和愤怒”、“听到爱人死讯后的悲痛和马上燃起的仇恨,以及复仇的坚毅”。
科尼格上校的眼神则表现得极为复杂。他时而狡黠,时而冷酷,时而自信,甚至还有在对待沙夏时一闪而过的慈爱。如此复杂的眼神也符合科尼格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的儿子在战争初期阵亡了,影片虽未交代他决定来前线的原因,但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是为了他的儿子。他的身份虽是纳粹军人,但同时也是一位父亲。
他冷酷无情中闪过的那一点慈爱之光,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人身上最本质的人性。更能引导我们对残酷的战争进行反思。
03拍摄角度透出的语义本片为从多方面展现战争的真实状况,采用了多角度的拍摄方式。拍摄高度除最常见的平摄之外,仰摄和俯摄也占到了一定比例。
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节的镜头中,导演通过拍摄角度暗含的心理意义,对观众施加了一些意识层面的影响。
在这里简要分析其中较典型的两个例子:其一,在表现赫鲁晓夫的人物形象时,没有一个是仰摄镜头。
大部分采用的是平摄,有些地方甚至使用了俯摄,如:前文提到的赫鲁晓夫在大厅中宴请达尼洛夫,并对其加以威逼利诱。
此时的角度就是摄像机从天花板向下进行的俯摄。由于俯摄画面的压缩感,在拍摄人物时也就多具有蔑视和贬低的人物内涵。
这与赫鲁晓夫在剧中的形象是完全符合的,也暗含了西方人对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