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为什么要拍蝙蝠,诺兰为何不拍蝙蝠侠了

首页 > 动漫 > 作者:YD1662023-04-14 04:55:00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中国菩萨不行的时候,要请外国神仙。

《星际穿越》复映票房破亿,老片《盗梦空间》8月28日马上就安排上了,新片《信条》又定档9月4日登陆内地银幕。诺兰三连,粉丝过年,恍惚间都有点“救市主”的感觉了。

诺兰为什么要拍蝙蝠,诺兰为何不拍蝙蝠侠了(1)

得亏吴京同期没有片,不然又惹起“吴京浪费诺兰时间”的陈年往事。2017年诺兰来华宣传《敦刻尔克》,与吴京对话“中外导演巅峰论坛”。“吴京也配”的饭圈话术,让人们第一次见识了诺兰粉的摧毁性。

想起1933年萧伯纳来华与鲁迅吃饭,鲁迅说“自己是渺小的”。梁实秋怼鲁迅:“不要以为与大人物见一面,自己觉得渺小,等萧伯纳走了,自己觉得又膨胀起来了。”

文人相轻,还算同行批评。粉丝互斥,则要圈层大战。粉丝再优越,那电影也不是他们拍的。而诺兰再谦逊,我们也不好对他说“管管自家粉丝呀”。

尽管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总票房排在全球第54位,远不如罗素兄弟和温子仁,但他绝对是近十年最具中国影迷号召力的外国导演。罗素兄弟有一张漫威脸,温子仁穿梭阴阳间,而诺兰就是诺兰,仅代表他自己。

评论解禁的《信条》,依旧让人看不懂。《好莱坞报道》先跪为敬:“为了写这个影评,我看了两遍电影。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真的,每当诺兰电影上映,比票房更瞩目的往往是现象级讨论:《记忆碎片》被反复推敲结局,《盗梦空间》的陀罗是否倒下,《星际穿越》对爱的力学解说。诺兰的谜题电影,已经在影迷心中形成了融高级知性认知和强烈感性审美于一炉的观影体验。

诺兰为什么要拍蝙蝠,诺兰为何不拍蝙蝠侠了(2)

也许诺兰电影依旧难懂,但“诺兰现象”却绝非晦涩难解。他新锐的作者式风格,以及对年轻观众的深度把握,铸就了“拼图制造者&拼图爱好者”独特的文化共生关系。

叙事的迷宫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受希区柯克和雷德利·斯科特影响,小影迷诺兰7岁就开始最早的电影创作。

他用父亲的超八摄像机,拍摄了自己的玩具兵人。大学修习英国文学期间,与同学组织了“16毫米”社团,拍摄了大量短片。他既欣赏托尔斯泰的描写手法,推崇陌生化原则。又认可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水之乡》,觉得叙事次序并不需要顺着时间展开。

诺兰为什么要拍蝙蝠,诺兰为何不拍蝙蝠侠了(3)

闪回闪前乃至全盘打乱,在小说中都是常态。这也成就了诺兰标志性的导演风格——叙事自由。在他的作品中,时空被自由拼贴,线性因果被摧毁重建,后现代电影的非常规叙事从中可见一斑。

以处女作《追随》为例,故事本身并不复杂:热衷于跟踪路人的比尔一步步陷入迷局,直到最后才知道自己成了替罪羊。但经过诺兰的操刀,时间被切碎之后的剧情就变得诡谲起来。

诺兰为什么要拍蝙蝠,诺兰为何不拍蝙蝠侠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