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院做了个手术,不仅医生护士天天来,连麻醉科里的麻醉医生也天天来看我,真是贴心。”86岁患者说道。
86岁的刘老太太于11月15日因急性腹痛到医院外科就诊,“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主管医生很快给出了诊断。随着术前检查的完善,患者手术风险也越来越高,高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心肺功能差……主管医生看到这种情况立即通知麻醉医师会诊。
患者高龄、肥胖、合并多种疾病,心肺功能极差,平卧时常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为了保障心肺功能,降低围术期风险,选择了创伤小、恢复快的腹腔镜微创手术,麻醉选择静脉插管全麻,过程平稳,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二天老太太已下床活动,现进食正常,精神好。作为基础病较多的高龄手术患者,麻醉科医生每日坚持术后查房至老太太平稳。
因此,麻醉科由主任及副主任医师带领下进行常规麻醉查房,对预行手术患者病例的基本情况进行询问,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现用药等,同时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心肺功能、肌力、脊柱、气道等各系统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及相应的检查。
麻醉医生们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和备选方案,并与相应的主管医生、手术医生对手术方式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综合预判。
那么,麻醉医生为什么要了解这些情况呢?
手术有风险,麻醉也是有风险的。麻醉医生通过对患者的查房及会诊,一方面调整患者的生理功能接近正常状态或者恢复正常状态,另一方面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比如,一些内科系统疾病不控制、不治疗,就会加大手术中的风险;以及既往治疗及用药情况也会影响手术的安全,因为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手术安全。
因此,调整患者哪些药物需停用,哪些药物需继续服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跟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得到病人的基本情况,比如是否肥胖、张口程度;也会得到病人的整体发育情况,如是否假牙、有没有上呼吸道的感染、头颈活动度、下颌的发育等情况,以及心肺等系统功能。此外,触诊与听诊能得到病人的证候,比如解剖及生理病理的变化情况。
一个有经验的麻醉医生,可以在短短的10-20分钟,通过望、闻、切、听,再结合病例资料和检查结果,获得对病人全方面身体状态的评估,从而为病人做出判断,最终为病人选择安全、舒适、影响最小的麻醉方案及治疗计划。
因此,麻醉查房是麻醉学科向围手术期学科发展,以及临床发展的迫切需要。因为麻醉专业是保证围术期安全的重要学科,麻醉查房不仅能保障手术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还能提高麻醉医师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让更多患者在了解治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地配合。
由于麻醉学专业的特殊性、重要性,麻醉科一直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但是麻醉科敢为人先,勇于走出幕后,积极开展麻醉查房,提前介入评估,术后追踪手术患者,护佑患者围术期的舒适与安全,助力患者快速康复。
特别是2018年来,在国家层面的卫生及相关部委连续下发了几个关于麻醉专业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麻醉科积极响应国家文件要求,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在麻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常态化麻醉查房制度。
该制度对每一例手术患者做出完整病历资料,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的综合分析及总结,不仅能全面提高科室麻醉专业水平,推动围术期学科的快速发展,而且经过患者、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及相关学科共同努力、共同协作,最终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围术期诊疗服务。
作者:翟锋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