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款房产打出:以租养贷、固定收益、原价回购等宣传语,在大部分买房人眼中,这简直是完美的房子,根本不能抵挡这种诱惑。
这款房产,便是“返租公寓”。
单纯从设计角度,“返租公寓”的投资属性堪称完美。
一方面,使买房人拥有连续的回报,并不承担风险;另一方面,公寓摇身一变,不再难卖,加快开发商回笼资金的速度。
从表面上看,无论买房人,还是开发商,都能在“返租公寓”上找到自己的利益点。
但实际操作中,“返租公寓”套路太深,更撑不起买房人坐着赚取收益的梦想。
上个月底,山东一个地方的海边楼盘,便出现“住不了、租不了”的现象。
被“海景房”、“以租养贷”等噱头吸引而来的买房人,却发现这套房子,已经成为甩不掉的负担,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由此,更能说明,“返租公寓”只是一个买房陷阱。
那么,如何全面认识在包装、滤镜之下的“返租公寓”呢?
完美包装,使人着迷由于公寓以小户型为主,一室一厅或者小复式,总价比普通住宅更低,硬伤是居住属性不强。
于是,有人打起出租的主意,但相比普通住宅,公寓的竞争力并不乐观,尤其是位置偏远一些。
此时,开发商突发奇想,发明出“返租”的概念,试图打消买房人的疑虑。
常见的操作方式,开发商在卖公寓过程中,与买房人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是买房合同,另一份是包租合同。
其中,前者与开发商签订,后者与开发商旗下的公寓品牌签订,或者引入第三方公司。
这里已经埋下隐患,包租合同并不是与开发商直接签订,意味着开发商更容易抽身。
一旦有人提出疑问,开发商的说辞非常一致,通常拿出《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禁止售后包租”的规定,以论证与第三方公司签约的合理性。
以此,打消买房人的疑虑,使其以为是和开发商签订合同。
接着,包租合同中的条款,更是非常吸引人,仿佛为买房人量身打造,错过这次机会,简直不能原谅自己。
一般包括几种诱人的条件:前5年的回报,现在就可以抵扣房款;每年都有一定的收益,大约在8%左右;10年左右,开发商原价回购。
由此,买房人简直一本万利,仿佛买了这套房子稳赚不赔,高收益、无风险,特别是买房初期,便可以直接便宜,让人非常有购买的冲动。
比如,一套200万的公寓,按前五年的回报抵扣房款,意味着150万左右,便可以拿下。
沿着这种思路,“返租公寓”对于买房人来说,仿佛非常有利,即便没有赚钱,等到一定年限,还能原价回购。
但真实局面,这些承诺全部难以实现,只能飘散在风中,凌乱的是买房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