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传言,传着传着就成真了!
4月10日,北京住建委在官方网站网站挂出了《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及实事事项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
其中明确提出了2个重磅政策:
1、“全龄友好购房支持政策相关部门正在会签,已有3个部门签回,还有1个部门未签回,经与人行营管部沟通,同意在正式发文前就3个试点项目窗口指导银行办理全龄友好购房信贷业务”。
2、多子女家庭和职住平衡家庭购房支持政策按照“一区一策”的方式由房山区试点,相关内容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试点推进,下一步需争取人行营管部和住建部同意。
为什么说重磅?
一点点看。
什么是全龄友好购房支持政策。
就是针对北京城区老年家庭(60周岁以上)购房,并把户口迁到项目所在地的,可以给予政策支持。
包括:
老年家庭名下无住房且无在途贷款的,购买普通住房执行首付比例35%、非普住房首付比例40%,并享受相应贷款优惠利率。
购买14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按首套房首付比例35%、二套房首付比例60%执行。
其子女可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
这个措施相当于取消认房认贷,只要你没有房子且没有在还的贷款就可以按照首套。
对于北京这样严首付的城市来说,诚意很足了。
而且二套首付比例也从8成降到了6成。
重点的是,子女可以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换言之,可以接力贷。
当然了,这个政策其实不算新,去年昌平区就出台了试点,不过这次正式公布的话,可能会普及北京的五大新城。
这件事,很多人只看到表面,以为说是楼市的一次放松。
但实际上对于北京而言,仍然是人口疏解的一个举措。
这种近郊的友好购房政策,说白了,就是引导城区人口居住的老年人往外走,为了疏解主城区的人口密度。
北京之前为了疏解首都功能,就把各类行政机构往副中心去迁,这次则是用购房政策吸引人口也往外去疏解。
对于北京而言一举三得。
一得去化近郊五城新房
二得疏解城区人口密度
三得改善城区老年人口住房质量
妙招,妙哉。
随着人口往外迁移,势必会倒推近郊新城配套的完善,老年人需求的配套,包括医疗、公园休闲等配套一定会更加完善。
当然了,千万别产生错觉,这并不代表者会撼动北京当前的房价体系,北京买房也绝对不可能往外围去买,毕竟房子的接盘侠,永远属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一区一策,可能是一线城市松绑的突破点。
虽说北京这次放松,有城市运营发展的需求,但我看到的,却是接下来一线城市松绑可以模仿的路子。
一区一策。
之前我们听得更多的是一城一策,不同的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城市的政策。
比如说现在的利率,各地有下调的自主权。
现在北京的这种模式,无疑是再给到城市分区放松的机会。
实际上除了北京之外,其他一线城市也早有端倪。
比如广州的增城和从化,早就不限购了,本来花都也传出取消限购,但后被辟谣。
比如深圳的第十一区,深汕合作区,前段时间也取消限购。
很多二线城市,更是早一步执行一区一策。
比如杭州、合肥、苏州、南京、郑州、武汉,除了个别核心区严格限购之外,其余区域都放开了。
比起一刀切的调控,分区执行,才更符合当前的预期。
能兼顾房住不炒和鼓励刚需和改善入场。
这一招数,后期模仿借用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北京松绑,或许是一次风向标作用。
虽然北京这场松绑,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刺激政策。
但意味却耐人寻味,如果一区一策可执行可复制。
那么,接下来上海、广州、深圳就都有松绑的机会。
当前松动难度最大的就是一线城市,但北京都松了,你说意味着什么呢?
上海的外围区域是否可以松一松,成交比较低迷,或去化难度大的区域是不是也可以松一松?
这些都成为了可以想象的空间。
但在我看来,至少一线城市并不是真的那么坚不可破。
从3月下旬开始,楼市的热度就有所下降,带看和咨询量就有所下滑,很多人以为小阳春戛然而止了。
但我当时就说,别灰心,但凡楼市稍微冷下来,就会有政策出台的,不着急。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楼市不能太火,但也绝对不能太冷,这是今年的基调。
昨天傍晚,央行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的金融数据,其中: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也就是说大家还在热衷存钱,而不是消费或者投资。
与此同时,媒体报道很多中小银行开始了新一轮存款降息,为的就是把钱往市场里跑。
之前还有降准,导致天量的货币还在金融机构上空徘徊,迟迟未进入市场。
但这并不是好事,所以一定会有政策打破现有的这种局面的。
总之,越冷的时候,政策越不可能袖手旁观,能说的,我只能说到这了。
所以总有一小批看得懂的人,会率先在这个时候出招。
当前的楼市还处于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可下一个风浪,谁知道什么时候来呢?
我对今年的楼市预期是回暖,但涨幅多少取决于政策多猛,但至少今年我认为仍然是核心城市和核心资产的入手时机。
但今年买错房的代价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所以宁愿不买,也别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