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市场的优胜劣汰,十多年后,只剩下了几家种子巨头。
接着,美国就开始利用它的霸主优势,开始向海外发力了。1991年,美国推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了一条新规定,各成员国的育种者,若试图将单个基因加入现有受保护品种而创造出新品种,必须获得原品种所有者的许可;未经育种家的允许,任何受保护的品种都不得进入生产与销售渠道。到了1995年,WTO更是规定,所有成员国必须更新其知识产权立法,以满足种子知识产权保护等新的国际标准。若不遵守,WTO 将进行制裁。
至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被美国框进了它主导的种子知识产权保护框架,于是美国种子出口开始倍速增长,高额的利润提供了更多资金进行研发,一步步筑起专利壁垒,让后进国家无从突破。
如果说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根基,那么种子就是农业领域的芯片,有了这个基础,农业才起得来。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从以前的主供国内,变成了疯狂出口,农业贸易迅速扩张,是美国少数几个能持续保持贸易顺差的行业。
这三十多年里, 美国的农业规模一直在整合。一个农场主拥有的耕地面积,扩大的不是十倍,而是上百倍,相应的,产量和收入也扩大了上百倍。这种整合并不仅仅是体积变大了,农场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农场专业化、生产经营合同化和垂直一体化等等。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减少了农业用地、劳动力和生产成本。
列举几个数字,大家就能看到大农场的优势了。美国大约有210万个农场,按每年现金收入100万美元来划分,65300个大型农场,贡献了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51%。而另一个极端, 近100 万个年收入少于1万美元的小型农场,农产品价值不足总量的1%。
显然,大型农场撑起了美国农业的半壁江山。
那么,一家美式的大型农场是怎么经营的呢?
首先,做到什么样的规模,才能叫大型农场呢?
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和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的报告, 销售额 100 万 ~ 500 万美元的农场为大型农场, 超过 500 万美元的为超大型农场。此外也有按照使用耕地面积来划分的。2000 英亩以下是中小型,2000-4999是大型,5000英亩以上是超大型。
当然,并不是说越多耕地,产值就越高,这不是绝对的。在所有的大型和超大型农场中, 只有不到一半的农场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以上,极各别的,销售额居然还不到 1 万美元。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差距,主要还是看农场的产品和经营手段。
一般来说,拥有大量农田的农场,往往会专门经营谷物、油料作物或畜牧业。比如2000~4999 英亩这一档中,大约一半在专门经营谷物和大豆,一半的一半,也就是25%在放牧;而超大型农场大部分在养牛,只有5%专门经营谷物和大豆。
这样安排是因为,农业生产类型必须将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有机结合起来,在单位面积上产出较高的销售额。
按照经验,超大型农场养牛最赚钱,中型和大型农场种玉米大豆最有利可图,而小型农场,一般搞小规模畜牧业,比如生猪、鸡鸭这种可以在室内或围栏内养的。
此外,销售额越高的大型农场,就越不会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一般都呈现专业基础上的多元化经营特点,把各类商品组合销售。
那么,大家关心的问题来了,一个5000英亩的农场,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家庭承担的起的吗?
的确,在美国种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伊利诺伊州的平均耕地价格,每英亩要7350 美元。别说5000英亩以上了,就是买一块1500英亩、适合种植大豆的中型农场,也要超过 1100万美元了。买地还不够,要满足这么大面积耕地需求的农业机械,即使是二手,均价也在100万美元左右。除非祖上有矿的,否则哪个农民买得起?同样反过来,如果祖上有矿,谁还会来种地呢?
那既然买不起中型的农场,就买个小的吧。小农场搞小畜牧业,小畜牧业里奶牛最赚钱。但是,根据2017 年的明尼苏达州的行情,一个可以饲养500头奶牛的农场,地皮投资需要近 80 万美元, 此外还需要约400万美元用于基建和挤奶设备,特别是后者,没这个,美国的人工费会让你吐血。
所以,以上这个价格,能不能打消大家想去美国当农民的念头,这条视频一键三连一千万次,播放一个亿,也赚不到开个奶牛场的钱啊。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美国农民都这么有钱吗?人均千万富翁吗?当然不是!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经营一个现代化农场所需要的投资令人望而生畏,所以实际上,美国很少有完全依靠家庭投资的农场。大家的确是千万负翁,负债的负。
美国农场主必须选择多种方式来解决土地、种子、建筑物、机器等生产要素和生产设备。
比如,土地,那绝对是租的,没人会傻乎乎拿1100多万美元去买个农场,这得干多少年才能回本!农场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是租的,反倒是大部分小型农场,可能是祖传的,他们非但不需要租,甚至不想种地了还可以把自己的农场租出去。
除了土地外,大部分农机也是租的。甚至,连牲口都是租的。比如租一头母猪,赚的是小猪仔;租一头奶牛,赚的是牛奶;租一只母鸡,赚的是鸡蛋。当然,最后一种应该是比较罕见的。
总之一句话,能用租解决的,尽量不要买。
租赁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也可以通过随时改变经营方式,从而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活反应。但也有个缺点,如果遭遇什么不可抗力的问题,农场主承担风险的能力就减弱了。所以美国农场必须保证产品能卖出去,决不能自己想种啥就种啥。农场的产品一般都是客户定制的,也就是订单农业。农场主甚至会采取定制服务的方式来完成耕地、播种、喷洒农药和收割等环节的工作。总之,客户是上帝,客户想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此外,为了节约成本,美国农场也把人均创造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几乎所有非公司运营的农场,农场主都是要下地干活的,尤其是小型农场,基本是夫妻店或父子兵,劳动力就他们这几个人。中型或大型农场,一般会在农忙时雇佣专业的农机手,或者找墨西哥农民工外包;只有超大型农场,才会雇佣合同制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