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提问:
章哥您好,我这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我前年就交钱买了一套期房,今年刚刚交房。可这几天房本办了下来,开发商却让补钱,说是当时少算了4平米。这一下子就是N多万啊,请问应该怎么办?
回答:
1、 首先计算一下多出的面积是否超过原面积的3%。如果没超过,理论上你是要补交这部分钱的。如果超过了3%,那属于开发商违约,你只需要交最多3%的钱就行。
2、 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是怎么规定的合同,北京从2003年就要求新房以套内面积计价,2008和2009年又重申了这一规定。虽然开发商在买房时仍然宣传的建筑面积的价格,但在合同上却都注明了套内面积、公摊面积和建筑面积。
所以,如果你的购房合同中把这几个面积也都注明了,那就查一下是套内面积还是公摊面积有了变化。
如果是套内面积,那没什么问题,这就是最终实际测绘的结果,照价付款就是了。但如果是公摊面积起了变化,那就得要个说法了。
3、 因为公摊面积是按照楼栋来核算的,再加上一些社区公用房屋。所以每栋楼的公摊都不一样,基本都是电梯井、配电室什么的,不与本楼栋相联的房屋,是不能计入的。那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会有一些误差,但4㎡有点太大了。以一栋楼300户计算,那就要多出1000多㎡,这几乎是一层楼的面积了。
开发商当然都想偷面积,但都是偷公摊,因为套内面积太容易计算,买房人自己都能量出来。但公摊就不好说了,谁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统计的,人家也压根没想让你弄明白。
4、 一般来说,开发商在拿地之后就会让设计院来规划设计,拿到施工证就开始盖房。同时也就开始了广告营销,其中,设计院出的分户图就成了重要的道具。
这时候,因为毕竟还没有建设出规模,图纸也就会进行修改。虽然不会太大,但与实际面积有出入也是很正常的,户型图上也会注明。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设计不会再进行什么大修改,开始怎么设计的就怎么盖。在多层盖到一层,高层盖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可以申请预售许可证了。在此之前,开发商就会去申请预测绘,因为基本可以确保,后期建设不会对主体建筑有什么大的改动。所以,预测绘的准确性已经相当高了,和最终房本面积不会相差多少。
不过毕竟现场还是施工状态,所以所谓的预测绘,还是以图纸(蓝图)为主,这导致和最终测绘也有误差的可能,但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开发商自拿到预售许可证之后,与买房人签合同的套内面积,基本就是实际面积,不应该有太大的差距。如有差距,基本都在公摊面积上。
5、 比如说,人防工程的产权是属于政府的,那就不应该记入公摊。但是,很多无良开发商就是能钻空子,把部分墙体,甚至是空间都进行重复计算,生生的给买房人增加了面积。这个面积可不是赠送的,都要让买房人出去买。相当于是拿别人的面积卖给了你,而你还用不上。
更无良的我都见过,某开发商在项目设计之初没有会所,只是物业用房。但后来,他们把这里改成了会所,而且与主楼相联,对外却就说这就是物业。那结果呢,就是这会所的面积由整栋楼的买房人共同分担,投资自然也由大伙分担了。可产权却登记在了开发商名下,收益也归开发商。业主们稀里糊涂的就当了冤大头,成了没有房子没有收益的房东。
6、 所以,你要看一下合同,上面肯定约定了实测面积与预售面积的条款,允许误差在3%之内。但必须要搞清楚,到底是套内面积还是公摊面积。
一般来说,只要是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套内的实测面积和预测面积就几乎没有什么出入,最多也就是墙体面积造成一点误差,很小而已。
但公摊就不好说了,这个测量和计算方式开发商是肯定不会公布的。就算公布了用处也不大,除非是申请再次复测,否则谁也算不清楚。
7、 总结:如果是套内面积的误差,就交款吧,不超过3%就行。如果是公摊的误差,如果开发商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就打官司,申请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测绘机构进行复测,不能稀里糊涂的当冤大头。
最后,由于实测和预测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各地的具体的测绘细则也会在几年当中做出一些调整,如图,预算时计算方法是主体面积计算红线范围,然后减去绿线范围内的中空面积,而在实测中直接将中空剔除,等于中空两侧的墙体面积不再计算,这就造成实测面积比预测小,住宅每一户的面积都会受到影响,在开发商图纸未变更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房产面积存在误差。但无论怎么差,只要在3%的范围内就是符合规定的,当超出3%的时候业主就可以维权,捍卫自己的权利了。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