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成95周年,7月11日中国邮政即将发行的《故宫博物院(二)》特种邮票,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在600年的岁月里,这座皇宫见证了朝代更迭、历史兴衰,成为一名饱经风霜的时代见证者,它的时代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毋庸置疑。
《故宫博物院(二)》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分别展示了故宫的金水桥、中和殿、乾清宫和千秋亭。集邮君将用四期为大家介绍即将登上邮票的这四位角儿。
金水桥有两座?
一提起金水桥,大家脑海里肯定浮出的就是天安门前跨于金水河上五座石拱桥,但还有一座金水桥是紫禁城午门内的五座单孔石拱桥,我们俗称“内金水桥”。
本次《故宫博物院(二)》特种邮票要展现的就是这座“内金水桥”了,这也是金水桥元素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中。在威严的宫宇环绕中,一条翡翠色的河水穿流而过,为紫禁城添增了春的颜色,生机盎然。
《故宫博物院(二)》特种邮票 样稿
内金水桥居中的桥最长最宽,只有皇帝才能走;左右四座为宾桥,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内金水桥御路通过的正中主桥,栏杆上雕刻的龙云纹望柱,与太和殿的须弥座栏杆等级相同,是紫禁城中等级最高的。左右四座宾桥,随河身的宽度次第减短、减窄,栏杆仅用了火炬形阴刻旋纹望柱。
金水桥的来历与作用
金水桥之下的金水河,小时候总以为河里有金子,后来慢慢的才了解到内金水河的来历和作用:
1、风水
古人不管是选住处还是选坟墓都讲究个依山傍水,这种地方大都会被人们称为上上之地。而紫禁城内前后既不挨山也不傍水,因此要造景“聚王气”。另外,古人讲究五行相生相克,建筑也不例外。紫禁城内的建筑多以红色为主,红色主火,过多则不利,必有水在旁方可解。
2、排水
明清两朝北方夏季的雨水非常充足。故宫的地形采取的是北高南低,很适合排水。雨量大时,可通过内金水河将雨水排出城外。
3、灭火
故宫内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旦失火,内金水河可以提供灭火水源。金水河河水来源于西山玉泉山,西方属金,故有“金生丽水”一说,所以皇宫内外之水皆称“金水”。
内金水河可以说贯穿了整座紫禁城,时而露出,时而潜藏,最终归入皇宫外的“筒子河”,但论艺术设计最高光绚烂的流段当属太和门广场前的这一段。走在金水桥上看过去,修长的河身,白桥碧波,丽水一弯,由远及近,流淌而过。此刻您一定能体验到皇家艺术的极致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