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四周河,天安门前的金水河流

首页 > 风水 > 作者:YD1662022-11-20 00:52:30

1957年4月25日,《北京日报》2版

永定河水引进北京后,玉渊潭、紫竹院、什刹海、北海等湖泊的水量丰沛起来,城市环境面貌得以改善。经过植树造林,很多河道两岸变得绿荫交织,成为市民游憩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永定河引水工程促进了当时首都工业的发展,像模式口水力发电站,就因为永定河水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发电能力,每小时可为首都提供6000瓦的电能,比同等能力的火力发电每年至少可以节省工业用煤2500万吨。(1957年4月25日《北京日报》2版,《千年宿愿终得偿 永定河水引进城》)

全民参与河道疏浚整治

官厅水库建成后,国家还沿永定河兴修了一些中、小水库以及水闸、堤坝等设施,增强了抗洪能力。不过,到上世纪80年代,永定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长年淤积,使得有的地段河床比天安门广场还高出30多米,官厅水库的拦洪能力大大降低,再加上当时防洪堤坝和分洪设施标准也不高,一旦发生较大洪水,无法确保首都安全。

天安门四周河,天安门前的金水河流(5)

1983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1版

1983年11月,北京启动了永定河防洪工程。这项工程是当时全市的重点工程,采取动员人民群众参加义务劳动与专业施工队伍施工相结合的方法来兴建,分期分批启动卢沟桥上游左堤加固工程、卢沟桥拦河控制闸及扩建小清河分洪闸工程,以及大宁水库滞洪区扩建工程等。(1983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1版,《永定河防洪工程正式开工》)仅永定河左堤加固工程,国家和北京市就投入专款1700万元。到1984年6月竣工时,卢沟桥上游14公里长的三个危险地段进行了加固并筑新堤800米,左堤防御洪水流量的标准由每秒7000立方米提高到每秒1.6万立方米,北京城免遭洪水侵袭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1984年6月3日《北京日报》1版,《永定河左堤一期加固工程竣工》)

天安门四周河,天安门前的金水河流(6)

1993年4月8日,《北京日报》1版

上世纪90年代,北京掀起水利建设高潮。1992年12月6日,永定河治理开发战役全线打响。这项工程包括:在三家店至卢沟桥河段内,疏挖河道,修筑右堤,固定行洪断面,提高防洪标准。同时,建设20公里滨河公路,新建4座橡皮坝形成水面,局部地段建成滨河公园等。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号召广大职工、学生、驻京部队积极参与,12个有治河任务的区县和计划单列单位全力以赴,积极调兵遣将。开工仪式上,还成立了14支青年突击队。

天安门四周河,天安门前的金水河流(7)

1986年,永定河引水渠污水截流一、二期工程完工,西郊、燕化、长辛店三个地区饮用水水质得到改善。李士炘摄

由于成千上万的首都军民参加义务劳动,数百台大型机械昼夜奋战,工程进展迅速。1993年4月,永定河治理开发一期土方工程胜利告捷,河道疏挖右堤填筑土方500万立方米,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1993年4月8日《北京日报》1版,《永定河治理一期土方工程告捷》)

经过一系列疏浚整治,到2002年,永定河的治理已经进入到堤防绿化改善生态的现代化阶段,防洪标准不断提高,堤防两岸形成了200米宽的绿化带。(2002年12月16日《北京日报》1版,《染作江南春水色》)

一河串五湖打造百姓亲水乐园

进入新世纪,北京城市发展对永定河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生态价值。

2010年2月,沉寂多年的永定河下游响起挖掘机的轰鸣声,总投资170亿元的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动工。由于持续干旱,此时的永定河自三家店拦河闸以下已经干涸了10多年,生态退化、扬沙严重,人们期盼北京的“母亲河”经过改造后能从“无水河”变为景观河,形成以水串景、水绿相间的绿色生态走廊。(2010年3月1日《北京日报》8版,《干涸的永定河将现六大湖泊》)

天安门四周河,天安门前的金水河流(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