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舍利子骗局揭秘,南怀瑾死后有舍利吗

首页 > 佛学 > 作者:YD1662022-11-29 19:40:09

▲1980年代末,筹钱修中外合资铁路“金温铁路”

其主要原因,不是南书就一定不好,而是南先生其人、其书、其思、其论,内在是有要求的,更是要讲“对口”的。再笼统归纳,似可分为三点:其一,需有能理解的学识储备,起码得能看懂他到底讲了什么;其二,务必有去芜存菁辨伪断真的判别能力,能够大致体认到,那些泥沙俱下的讲述,哪些是精华,哪些是有问题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读南怀瑾的书、读此类佛学书,没有实修工夫去验证所读,是必然“陋矣哉”,并且很难真受益的。只因为,所谓“佛学”,其根底在修持,而不在理论与口谈,佛学家呶呶万言也是份“指月录”而已。就连南氏自己,佛教界内部也有一二人非议,认为他学问固大,却不免虚于实际修炼。

南怀瑾舍利子骗局揭秘,南怀瑾死后有舍利吗(13)

▲暌隔40多年后,南家终于团聚

也因此,我以为根基未稳的朋友,似需慎重一点,不要一上手就读他的书吧。好鼓需重锤,羽翼未丰则不该妄学高飞,否则反害力巨大,流弊徒生,不其然滋养出学棍或神汉来。比如,倘对于古文、文字、文献等学问缺乏储备,动辄将南氏议论当玉旨纶音,会闹笑话不说,只怕日后要研究中正的学术也会有困扰。

再比如,如果对于佛学理论很生疏,对于佛教参修实践也很茫然的,看到南氏书中触目都是子虚乌有神神鬼鬼,产生的“后遗症”也是很普遍的:不喜欢的会心生排斥,偏见再难纠正;而沉迷其中的“小白”,不晓轻重弃取,拿鸡毛当令箭,结果学问没取益多少,生命奥秘何曾领悟过几分,就已开始变得神神叨叨了。

南怀瑾舍利子骗局揭秘,南怀瑾死后有舍利吗(14)

▲南母赵荷香,1990年去世,享寿100岁.南19岁离家,从此再没见过母亲

现在社会上很多朋友,对于南怀瑾其人其书都不反感,就是对其“信徒”避之若浼,基本都是由这种恶果流毒所致的。很多“南粉”,把“南师”每句话都当真理,实际不仅反南,也是在反常识,反佛学。


南怀瑾的最后遗憾

所以,如前所述,若只是从一介“老读者”的角度,自以为是说点体会,我以为就一般人而言,阅历未深者、学识尚浅者、定力不足者、对佛教无兴趣者,读南氏书要慎重。

南怀瑾舍利子骗局揭秘,南怀瑾死后有舍利吗(15)

▲南怀瑾写回温州的家书

南怀瑾一生,行迹奇特,常情莫测,又涉猎太广,学识太杂,除了禅学已衍成“南门”一派外,其经世之学也被称为“南学”,要深切理解他、彻底读懂他,是有一定难度的。南先生的书,南先生的思想,是有太多可批评检讨处,但绝非“江湖骗子”数字可以打发,则是肯定的。

南怀瑾在生之年,最大的悲愿,其实就是期待故国文化能够复兴,并以期挽回人们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精神危机,是以处处随缘教化,不惜显罗汉相,大作文字布施。这是他的抱负。对错且不论,其雄心壮怀是非常感人的。精神蕲向上,与那些民国知识分子一样,他也堪称一代“仁人志士”,无非方向不一而已。

南怀瑾舍利子骗局揭秘,南怀瑾死后有舍利吗(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