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傣族佛教建筑风格特点

首页 > 佛学 > 作者:YD1662023-04-22 23:56:35

和任何宗教建筑艺术一样,藏传佛教建筑不但有着与其相关的宗教气息,还因为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以及多元化建筑特点,备受艺术家、建筑学家和史学家所青睐。

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傣族佛教建筑风格特点(1)

一、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特色特点

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了集神学、宗教、人文、历史、文化、平面艺术、空间几何、美学、自然地理为一体的建筑风格。突出神圣、宏大、厚重、庄严、浪漫、历史、传承等艺术文化特点。(这一符号,无论于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扎实伦布寺、哲蚌寺等,还是青海的塔尔寺、隆务寺、结古寺,甘南拉卜楞寺、9层佛阁、卓尼寺,四川甘孜寺、色达五明佛学院、云南中缅格丹松赞林寺等,都有集中展示。)

于此同时,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价值性,还在于他是集宗教、建筑、故事、绘画、神学、壁画,历史、雕塑等为一体的艺术综合体。而在具体建筑艺术风格上,又因教派(藏传佛教五大教派)文化、区域地理不同各有特色。

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傣族佛教建筑风格特点(2)

(1,)藏传佛教依山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

藏传佛教建筑大体分为平川式建筑和依山市建筑两种,如布达拉宫、塔尔寺、拉卜楞寺、色达五明佛学院等都为依山式建筑。而大昭寺、小昭寺、佛阁等则为平川建筑,特别是大昭寺,从唐代始建起,就融入进了汉藏风格为一体的建筑构思。主殿即大殿居中,金殿佛殿环绕四周,主殿由数十根巨柱支撑,大殿梁、枋、柱,及门廊处布满了飞天禽兽等浮雕彩绘。柱头拱上的浮雕人物及天鹅宝象等装饰物均为纯手工精雕,刀法古朴精湛,艺术性极高。

依山式建筑,往往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充分利用地形的高低,让层层叠叠建筑物富有层次感、跳动性,活泼而不呆滞,显得气势非凡。平面布局上,一般采取中轴线对称方式,这种建筑思维体现着早期本地文化缩影,即苯教文化。最早依山而建的建筑群中,以象雄文化为核心建筑思维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后在吐蕃解体后,九世纪以后受古格王朝文化提示,平原建筑占比较大。

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傣族佛教建筑风格特点(3)

(2,)藏传佛教建筑艺术风格的多元性。

除了建筑方式以外。多元化建筑特点,也是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一大特色。藏西和后藏的一些地区,宗教寺庙建筑思想和尼泊尔、印度佛教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后藏阿里地区托林寺等。而在青海,甘肃,内蒙四川等地,汉藏寺庙建筑风格结合的特点则比较明显,这些汉藏式建筑较多的吸收了禅宗轴线布局的特点,主体结构基本采用汉族的木架构结构,最顶端还有一个汉式歇山大屋顶,金字塔状辐射出一个建筑群,这种风格又叫做"勾连接"。其中最著名的汉藏结合建筑为格鲁派(黄教)六大圣寺之一的青海塔尔寺。汉建筑中的坡屋顶,斗拱、方亭飞檐和藏式平顶密梁碉式风格,结合十分到位,且生动有趣。在他的释迦摩尼殿、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密宗殿、药师殿等汉风较为明显几个大殿,笔者曾仔细端详,藏式建筑风格中的梯形窗、异形柱被运用无比巧妙,不得不让人叹服。而内蒙土默特右旗的大经堂,也是这种汉藏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大经堂由三座歇山式宫殿屋顶组成,外部属于纯藏式院墙。让笔者惊讶的是,不但建筑突出着汉藏结合特点,就连装饰物也是角兽、火焰掌、莲花、三叉戟、宝橦等汉藏装饰艺术大一统。但转眼也释然了,无论藏传佛教,都属于大乘佛教,无非传到汉地和藏地而已。

佛教的建筑风格特点,傣族佛教建筑风格特点(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