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读博士的经验之谈

首页 > 高等教育 > 作者:YD1662023-04-15 03:31:42

这两天在网上看文章,有网友们讨论读研或读博都有对应的年龄约束,读研不要超过25岁,读博最好不要超过28岁。

夫子看的一阵沉默,毕竟夫子已经35岁 的高龄,现在刚刚读博,这么一看前途叵测啊。。。

不过针对读研和读博这事儿,尤其是在35岁的高龄毅然决然出来读博,夫子正好可以现身说法。

夫子读研时候确实不超过25岁,因为本科成绩不错,本科毕业后就直接本校保研,26岁刚好研究生毕业。

毕业之后就进了高校,先后在私立高校和公立高校的人事部门工作,这一工作就是10年。期间曾动过读博的念头,后来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作罢。

很多人问夫子,为啥在这个高龄岁数出来读博?

作为高校的“四无人员”:无编制、无职称、无学历、无职级,尤其是岁数还超过35

如果不读博,未来会怎样,高校教师应该无比清楚。

毕竟针对硕士研究生群体的入编,年龄大部分都已经卡在了35周岁。以下是北方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入编招聘条件。

40岁读博士的经验之谈,(1)

35周岁以上的硕士研究生们只能望“编”兴叹。

为什么拼了命入编?主要怕老无所依,老无所养。不过即使35岁入了编,退休的时候养老金发放也是根据入编年限有所不同。

退休养老金发放:

工龄满20年不足30年,按工资80%计发;

工龄满30年不足35年,按工资85%发放;

工龄满35年以上,按工资90%发放。

不过很多地方执行的时候都会高一级,比如工龄达到35年以上的,会按全工资发放,不过35岁以后再入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到全工资发放的。

为什么关注养老金?那是因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有多大,大家可以网上搜鹰潭社保,网友一堆解答,里面有答案。

毕竟夫子对于自己一定会老这个事儿是深信不疑的,我也不可能永远这么精力充沛,总得为自己岁数大了干不动了的时候想想退路。

而读博和取得高级职称可以做到直接申请入编,所以哪怕40多岁入了编制,哪怕领不到全额养老金,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是夫子一定要读博的原因。

毕竟退休之后每个月领2500,还是领5000,生活质量属实有差距。

所以,35岁高龄读博到底岁数大不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而读博也是。

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就是各种奉献和努力。过去的十年,虽不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算是不忘初心尽心尽力,虽然脑子笨,但睡在办公室加班干活的日子累计真的有月余。

曾经都是自己在工作中感动自己,但这个世界,选择真的远远大于努力。

不努力不一定有坏结果,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有时候,人生的豁然开朗是从自私开始的。虽然这么说有点儿阴暗,但确实是自己的心得体会。

以前的时候:别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思路一打开,好运自然来。

关于自己的未来,如果读完博士还是落实不了编制,针对这种情况,我给自己的人生做了几种规划,现在已经开始布局。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毕竟,阅尽千帆,你会发现最后能信的只有自己。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