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天安门城楼重建的历史意义重大,必须要秘密进行。
毕竟重建中国国门这种大事,一旦被外国的反动势力拿来做文章,很容易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与要求下,1969年年末,国务院对重建天安门的事宜进行了指示。
并成立了由总参、北京卫戍区、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等重大部门参加的“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以*总理为总指挥。
据说在当时,这项工程被列为全国重点“一号机密工程”,就连在天安门附近工作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天安门进行了重建,可见其机密程度。
而在成立了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后,国务院又对此工程的施工单位进行了极高要求的选拔。
最终,彼时的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成功入选,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选拔出了一批十分可靠,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将他们按照部队的编制分为了五个不同工作的连队,统一指挥。
其中大部分人政治身份都是党员或者是团员,力求将保密做到极致。
此外,天安门的重建工作一直以来都在暗地里默默地准备着。
早在一两年前,国务院就已经召集了一批当时国内的最顶尖的建筑专家与历史专家,对天安门内部的结构进行研究,为1969年的开始的重建工程做准备。
与此同时,*也对天安门的重建工作十分地重视,多次对“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作出重要指示:
“原样不动,尺寸不变”
在这样的准备下,天安门正式开始重建,200余年未经大规模修缮的天安门城楼,即将迎来自己的“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1969年,在建国20周年阅兵典礼上,*、周总理等一众国家*最后一次登上了老天安门城楼,并且在上面检阅了英勇的人民解放军。
在国庆节过后,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程也就此开始,但与之一起到来的还有着诸多的难题。
迎面而来题便是,旧天安门的拆除该如何进行?
天安门城楼作为当时北京城内最为雄伟的几个古建筑之一,据历史记载,其长 66 米、宽 37 米、高 32 米,俨然一座小山一般。
单单只是拆除,就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更不要说秘密地拆除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有!
施工团队给出了一个很难实现的方案:先用架子和幕布将整个天安门城楼笼罩起来,然后集体在幕布中进行拆除。
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但是实行起来却对施工团队的工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
工程终日在幕布中进行,通风不便,而拆除过程中又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扬尘,这对工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但是,时间紧,任务重,这又是唯一的方法。
因此,压力就落在了施工人员的身上,而所有的施工人员们都表示了自己不怕苦不怕难的决心,这个方案也就得以通过。
于是,在巨大的热情下,工人们没日没夜地施工,先搭架子,再搭幕布,短短八天时间便用一个大大的幕布,罩住了整个天安门城楼,拆除工作才得以继续开展。
而对于天安门城楼这种极为珍贵的古建筑而言,拆除工作也是一大难题,因为小小的施工失误,都可能对其中的历史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