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两岸有着数千家包括化工厂、冶炼厂、造纸厂等高污染企业,它们因生产水平、工艺的限制,排放的废水几乎未做任何的净化处理,便排入恒河。
这些污染使得恒河在 2007 年被评为世界五条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据测量,在瓦拉纳西的水中粪生大肠杆菌群超过印度政府所订标准值 100 倍以上。河水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世界银行估计印度水污染造成的保健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
恒河
报告指出印度八成的疾病及 1 的死因与水传疾病有关。不仅如此,污染也对 140 种鱼类、90 种两栖类及濒危的恒河豚造成威胁。
而食人鲶就是在污染如此严重的恒河水中生存着,已然是“毒素缠身”了。因为,恒河中的食人鲶不同于其它鲶鱼体表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它们体表已经有明显的白色,甚至散发着一股腐臭的味道。
硕大的鲶鱼
恒河的治理要想拯救这些“中毒”的食人鲶,就必须从根源上入手,也就是治理恒河。
其实印度政府早在2014年就出台过一份18年内彻底治理恒河的计划,计划采用短期、中期、长期兼顾的措施治理恒河。
据统计,在2014年之后的4年中,印度政府出资近2000亿卢比(近30亿美元),拿出了76套治理方案,为恒河周边的村庄安装了100多万个家庭厕所及不少垃圾桶,沿线的工厂也被强制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并且建设了20多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和数10个电动火葬场,力争从各个方面减少排入恒河的污染物,并且从印度人的观念上改变污染恒河的一些习惯。
恒河治理不易
治理难题,扶不起的阿斗?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恒河的污染情况,但由于贪污、技术不足、缺乏良好环境计划、印度传统及信仰及缺乏宗教上有利支持等因素,至今仍遭受重大挫败。
到2018年,虽然投入的治理资金已经超过之前的预算,但许多计划还是出现了延期的状态。直到2020年,恒河只有1%的流域得到治理。他们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印度治理恒河如此艰难主要有三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