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鲶鱼,是餐桌上常见的鱼类食材,随着厨师高超的烹饪技术,一道道美食呈现在众人面前,虽然鲶鱼比不上其它鱼类,但仍挡不住吃货们的嘴巴。
据GAA(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在2016年统计,鲶鱼是近十年增长率最快的品种,足见它适应性强,繁殖迅猛。
而印度恒河中的鲶鱼,早已泛滥成灾,印度人宁愿吃清道夫,也不吃鲶鱼,这是为什么?
恒河中的巨型鲶鱼鲶鱼,原产于非洲的一种淡水鱼类,随着不断进化和人类干扰,鲶鱼已经成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淡水鱼之一。
印度恒河中有两种鲶鱼,一种为埃及鲶鱼,体型小,它们在恒河中以小鱼小虾为生,日子逍遥自在。第二种为胡子鲶的大表哥,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巨型鲶鱼。
巨型鲶鱼又称“食人鲶”,广泛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地区,性情凶猛的它,和人类有很多交集。
比如啃食水葬后的逝者遗体,攻击洗澡的人类,最让它出名的一次事件,当属2008年一名18岁的尼泊尔少年被它拖入河底致死。
食人鲶头大、嘴大、肚子大,普遍在1~1.5米长,20~50公斤重,满口的锯齿长度可达3cm。它们作为肉食性鱼类,常捕食其它鱼为生,饥肠辘辘时,动物残骸和遗体也不放过。
科学家威德在大卡利河捕到一条73公斤重,1.8米长的食人鲶,和人类体型相差无几,如果被它不幸攻击,后果不堪设想。(据当地人说,他们捕捉过长4米,重达200斤的巨鲶,足见食人鲶的恐怖。)
食人鲶生存能力强悍,不管是在下水道、臭水沟、还是工业污染的河道中,它们都能生存。它们的最长寿命可达70年,凭借着硕大的体型和强劲的掠食能力,一举成为恒河中食物链顶尖的物种。
在了解印度人不爱吃鲶鱼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恒河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恒河,全长2510公里,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冰川,是印度教徒们心中的“圣河”,是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印度人心中,恒河作为“母亲河”,它的位置不可撼动。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印度本土逐渐壮大的达罗毗荼人,他们引恒河水浇灌,大力发展农垦牧业,建立了很多邦国,养育了众多穷苦老百姓,很快就建立了以达罗毗荼人为中心,并享誉海内外的“恒河文明”。
不过公元前1500年,一群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了,作为雅利安人,他们弓马娴熟,善于打仗,取代了达罗毗荼人,成为了印度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