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启了她担任总理以来的第12次对华访问。此次默克尔访华距中国和联邦德国建交已经过去了四十七年。四十七年前,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前政务参赞罗国文在新著《中德之间:一个资深外交官的回顾与展望》中回顾了这一历史过程。
《中德之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推出,是罗国文教授根据多年外交工作的经历写成,凝结了作者从事外交工作五十年来的经验和思考。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十六章,详细阐释了外交、经济、历史、旅游、教育等中德交往的各个面向,重点探讨了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德国的分裂和统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美国的国际地位、“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梦等命题。
本书作者罗国文教授曾先后四次被派驻德国开展工作,在德国有近18年的工作经历,并先后在外交部新闻司、西欧司、驻瑞士使馆、驻联邦德国使领馆等外交部门任职。参与中德外交工作近四十余年来,他目睹、经历、参与了中德关系多层面、多方位的发展历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北京青年报和北京头条APP获版权方授权,转载本文,大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在这种背景下,*和周总理很关心如何解决东边与日本的关系、西边与德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也成为德国政界考虑的现实问题。
施罗德访华,提出要与乔冠华单独会谈
已成为在野党的德基民盟副主席、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施罗德(Dr. Gehard Schroeder,与前总理施罗德同名同姓)表示愿意访华。他希望与中国*就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交换意见,并于2月21日约新华社驻波恩记者王殊去他在议会的办公室交谈。鉴此,中国方面3月决定,以外交学会的名义邀请施罗德访华两周,时间为7月14—28日,施罗德随即高兴地接受邀请。
当时中国在西欧只与法国、瑞士有外交关系,刚与英国、荷兰商定由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之所以邀请施罗德,除了因为他是议会外委会主席、基民盟副主席,还因为他曾任德外交部长、国防部长,从政经验丰富,声誉也好。这是中国第一次邀请德政界*访华,由此拉开了中德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7月15日施罗德与夫人和秘书三人抵京后,随即到外交部三号宾馆(王府井南口台基厂头条8号,市委大楼对面),与外交部副部长兼外交学会会长乔冠华和部长助理章文晋举行第一次会谈,翻译是胡本耀。乔冠华和章文晋都曾多年留学德国,德语都很好。在京参观游览时,譬如登八达岭长城时,章文晋常常自己用德语向施罗德作介绍。
随同施罗德访问的有12名新闻记者,德第一电视台ARD和第二电视台ZDF各派一个3人电视小组,其余为德新社和报刊的文字记者。我当时在外交部新闻司一处,彭华司长对接待德国记者极为重视,专门召集接待人员开会。一处处长马毓真抓总,副处长金桂华全程陪同,入住新侨饭店。每次会谈开始时,记者们都可以到现场拍照、录音5分钟,获悉双方的问候与寒暄。
乔冠华(左一)
次日(7月16日)第二次会谈时,施罗德提出要与乔冠华单独会谈,乔同意。在单独会谈中,施说他赴京之前见了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t,社民党)和外长谢尔(Walter Scheel,自民党),都同意与中国开始建交谈判。勃兰特希望到第三国去谈,分阶段进行,谢尔认为只要原则上达成一致,他愿意应邀到北京签署建交协议。施罗德还建议与乔冠华签署一个内部谅解备忘录,并拿出德外交部提供的一个草案。
每天晚上,周总理都听乔冠华汇报。总理认为,第三次会谈时可进入实质性讨论,要抓紧时间推动建交进程。不出所料,德方也有此意,在几天之后的7月20日进行第三次会谈时,施罗德说,要争取在11月德大选之前达成建交协议,谢尔外长可应邀访华签字。经过会谈,双方签署了内部谅解备忘录。
*会见施罗德,用德语说“欢迎您”
第三次会谈后的当天下午和晚上,周总理两次会见施罗德,并设晚宴招待。晚宴后都不觉得疲劳,继续交谈,直到深夜1点,总计5个多小时。
周总理下午会见时,在客厅门口用德语对施说“欢迎您”,施说“感谢您会见”,周说“也感谢您带来及时雨”。那段时间,北京一直久旱不雨,正好在会见之前下了一场大雨。总理的一句双关话,引得在场的人都笑起来。
双方落座后,周总理说“您看上去年轻得多”,施说“这话应当我对您说,我当部长以前,就已经知道您的名字”。周总理谈到他1922年在柏林,曾在一个用哲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大街住过,施说那是康德大街。周还说,他曾去过哥廷根市看望在那里学习的朱德,也去过科隆等城市。
交谈中,施罗德对周总理说,两国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是美国的对华态度已发生变化;二是《东方条约》已经签订并已批准,不必再考虑苏联的态度;三是两个德国将同时申请加入联合国,需要得到已经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给予支持;四是德朝野对与中国建交没有原则分歧,谢尔外长愿随时访华,勃兰特总理也赞成。
周总理认为,施罗德的言谈清晰、坦诚,尤其对施所说要真和平真安全、不要假和平假安全的话表示欣赏。施罗德认为,周总理对形势的观察深入、判断敏捷,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中方委托施回德后转告谢尔外长,欢迎他早日访华。
21日施离京去沈阳、大连、南京、上海参观访问,28日离上海经巴黎返德。
谢尔
中德签署了“世界上最短的建交公报”
在施罗德访华期间,德媒体每天都作为重大新闻报道,出现一股中国热。在离开上海的两天前,德政府明码电报告诉施,说勃兰特总理已为他准备了空军飞机,要他回德后直接去奥地利,向正在那里度假的谢尔外长介绍。
1972年10月10日下午,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瓦尔特•谢尔在参加联合国大会后,直接从纽约飞抵北京,访华代表团的其他大部分成员、工作人员及30来名新闻记者,则由德联邦邮电部部长、汉学家施瓦兹•席林率领,从德国飞抵北京。几名德先遣组人员及两名驻香港记者已在京数日。
同那段时间的其他来访相比,谢尔外长的访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没有任何麻烦。同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相比,德副总理兼外长谢尔的访问极为顺利。次日(10月11日)上午9时,姬鹏飞外长与谢尔外长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正式签署两国建交公报,李先念副总理出席签字仪式。公报只有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一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并在短期内互派大使。”
签字仪式只进行了15分钟。签字之后,谢尔外长首先对姬鹏飞外长说,他感到非常高兴。姬外长说,20多年来两国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没有接触到有接触,终于在今天完成了建交大事。德记者当即称,两国外长签署了一个“世界上最短的建交公报”。
姬鹏飞
1972年10月11日,姬鹏飞外长和谢尔外长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中德两国建交联合公报,李先念副总理出席签字仪式。
建交公报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这一句话也来之不易。二战后,两国一直没有官方接触。1955年德获得完全主权并与苏联建交,1956*总理表示愿与德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德未作回应。1964年两国曾在瑞士进行参赞级接触,由于德屈服于美国压力,接触夭折。1969年勃兰特总理上台后推行“新东方政策”,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勃决定先苏后华,在《东方条约》签订之后再同中国建交。
施罗德访华之后,两国在波恩进行建交谈判,原以为会很快结束,但还是持续了40多天,前后经过八轮会谈。由于德与台湾一直没有建立官方关系,因此台湾在建交谈判中不是问题,主要是德方提出与“德国问题”相关的柏林地位问题,即西柏林由谁代表,德方要求中方书面承认由西德代表西柏林。但对此国际上有争议,即便美、英、法三个占领国,直到当时也不承认西柏林是西德的“宪法组成部分”,当然中国也不能承认。
为顺利推动建交,中方表示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将按实际存在的状况进行处理。德方对中方的表态表示满意,但仍要求签个书面文件,以便向议会交待,中方不同意。最后达成妥协,德方可以宣读中方口头表达的立场,中方不予反驳,但德方宣读的措辞,要事先得到中方认可。
签字后的当天下午,李先念副总理在人大会堂会晤谢尔外长,他对谢尔说,中国政府特别是*总理很关心两国关系的发展,希望并相信两国能在各个方面的接触和交流都得到加强。晚上姬鹏飞外长举行欢迎宴会,李先念副总理出席,宴会自始至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热情、友好的气氛。
周总理要送德国记者每人两瓶青岛啤酒
(二)首次演奏西方乐曲。对欢迎谢尔访华的宴会上演奏什么乐曲,周总理作出“文革”开始后七八年来的突破性指示。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周总理要求演奏的乐曲不要太左,要演奏民族传统音乐,而欢迎德国外长访华,周总理提出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但最后演奏的是贝多芬和其他德国音乐家的小乐曲,并未演奏第九交响乐。这是怎么回事?
第九交响乐《欢乐颂》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巅峰,它经过贝多芬几十年的构思,完成于1819—1824年,由四大乐章构成,旋律跌宕起伏,演奏需一个多小时。周总理要外交部礼宾司问中央乐团的指挥李德伦同志能否演出?李说,“文革”开始后大家再没有练习过西方乐曲,而且大多数人在乡下“五七干校”,短时间内很难演出。但李建议,演奏贝多芬和德国其他音乐家的小曲子。
在当时中国还处在“文革”中、“四人帮”至少还把持着文化、宣传口的那个时候,周总理继要求接待外宾演奏民族音乐之后,又要求演奏来访客人的那个国家的音乐,也从此恢复了“文革”前的做法,展现了无比的智慧和勇气。但也因此,“四人帮”随即发动主要针对周总理的批判所谓“无标题音乐”的运动,给总理制造了新的困难。
10月13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谢尔外长及其代表团主要成员,随后分两组合影留念。第一组,周总理的左右是谢尔外长和谢尔夫人;第二组,周总理的左右是德邮电部部长席林和德《时代》周刊发行人登霍夫女士,我被安排在第二组。由于我从12月起就参加学习班,准备出国工中作,直到1980年5月才回国,因此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周总理,而且与总理握手,聆听总理讲话。
1972年10月11日中德建交,13日*总理会见联邦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谢尔率领的代表团中的德国经
在与周总理合影时,有德国记者大声问总理,对德国印象最好的是什么?总理说,是用德国的技术设备和配方酿制的青岛啤酒。大家笑了。总理说,如果都喜欢,就送每人两瓶带回家去,与家人一起喝。记者们连声说“好”。合影后,大家目送总理离去,记者们迅速回饭店写稿,摄影记者则狂奔机场,要把胶片交有关航班尽快送到德国去。
德方国内空运食品办答谢宴会
(三)德方答谢宴会的格调对中国人颇为新颖。周总理未能应邀出席谢尔外长的答谢宴会。10月13日晚上,谢尔外长在人大会堂举行答谢宴会,李先念副总理出席。据外交部礼宾司的同志说,周总理此前曾表示,如果德方邀请,他会出席。可能是德方以为有李先念副总理出席,周总理就不会出席,因此没有邀请总理。
中德建交谈判
谢尔外长的答谢宴会让中方人员感到很新鲜。一是宴会上吃的喝的,都主要是从德国空运到北京的,譬如德国啤酒和红白葡萄酒,德国香肠、火腿、奶酪等。二是谢尔外长,到每一桌敬酒,还不时与人交谈,谈笑风生,气氛活跃。三是德国厨师长,戴着尖尖的白色高帽走出来,向大家招手,还问好不好吃?这让中方人员很惊讶,因为“文革”中有不少当权派,被戴上白色高帽游街示众。中方原打算安排谢尔外长一行去外地参观访问,但谢尔表示他必须赶回德国去准备11月大选。谢尔1919年生于北威州索林根,自民党主席,1969—1974年出任副总理兼外长,1974—1979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2002年10月应外交学会邀请访华,出席中德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2016年去世,终年97岁。
文/罗国文
原标题:最短的建交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