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生活真实状况,娶芬兰女人的真实感受

首页 > 国际 > 作者:YD1662023-04-16 06:06:03

(我的童年照)

那时,我虽然有足够的零花钱,不用为生活费发愁,但是为了体验一下生活,母亲还是帮我找了一家公司去打工。

这家公司是台湾人开的,在一家饭店里租的办公室。在公司,我主要责内勤工作,每月给我开800元的工资。在90年代初,800块钱对一个学生而言,相当于一笔巨款了,同学们都羡慕得不行。

当时,公司有一个香港合伙人,他的女朋友是广东人,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因为业务往来,她经常到公司出差,一来二去,我俩就熟悉了。巧的是,我们还是本家,她也姓胡,平时我就管她叫胡姐。

1993年,在我快毕业实习的时候,胡姐问我:“想不想去我的公司上班?”。我想到胡姐平时对我十分照顾,再加上我也想去广州闯一闯,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芬兰生活真实状况,娶芬兰女人的真实感受(5)

(我做事向来很自信、性情)

到公司,我担任胡姐的秘书,主要负责行政工作,日子也过得轻松自在。一年后,因为公司领导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做事很性情,不想受到影响,便辞职不干了。现在想起来,我仍然十分感激胡姐给提供的第一份工作。

回到北京后,我玩了一段时间。父母想让我出国留学长长见识,在熟悉的环境下呆久了,我也想出去转转,不想一直呆在父母的羽翼下,想借此沉淀下来。

这时,恰好母亲有个朋友是芬兰人,于是便决定让我去芬兰留学,这样还能有个照应。

回顾之前的这段时光,在家人的庇护下,我过得非常洒脱,做事全凭喜好。在我意识里,凡事都有家人兜底,不需要自己考虑或追求什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直到多年之后,我才真正活出了自己,但我很感恩这段日子,让我尝尽了人间温情。

芬兰生活真实状况,娶芬兰女人的真实感受(6)

(1997年,我第一次和芬兰摄影师合作拍照)

1996年4月,也就是24岁那年,我只身一人来到了芬兰,从此开启了我的另一段人生之旅。

4月份的芬兰还飘着雪,刚下了飞机,我深吸了一口气,鼻腔里满满的都是松柏的味道。刚走出机场,我就被一股巨大的失落感笼罩了,这里太冷清了。

我的目的地是小镇瓦萨,是芬兰西部的一个沿海城市。芬兰总人口大约540万人,而这里却仅仅有7万人左右。之前我看惯了首都的繁华热闹,再看看瓦萨空落落的街道,巨大的落差感立刻就涌上了心头。

当时,我住在母亲的朋友家,阿姨人很好,这让我在异乡感到了一丝难得的温暖。初来乍到,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不通,好在我的英语还可以,即便不会说芬兰语,也能和周围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芬兰生活真实状况,娶芬兰女人的真实感受(7)

(我跟公司同事的合照)

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最让我感到受挫的,不是交流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不同。咱们中国人交流,喜欢说些客套话,但在芬兰,他们做事非常直接。

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到芬兰不久,有一次,我在厨房帮阿姨洗盘子,她说:“你不用做了。”我以为是客套话,就没理会,然后继续洗。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了一句:“你不用做了。”我还是没当回事。没想到,她竟走到我跟前,有些愤怒地嚷道:“你不用做了!”

这一嗓子,可把我吓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当地人做事挺高效的,说什么就办什么,干脆利落,但在情感上却很难让人接受。

芬兰生活真实状况,娶芬兰女人的真实感受(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