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在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给巴特勒上尉的复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1860年,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不仅历朝文物珍宝被洗劫一空,园内的主体建筑也遭到了摧毁。1900年,圆明园经八国联军再次掠夺、破坏。如今的圆明园仅剩烧不掉的残砖废石土台,留下的是百余年来的国殇之痛。
大水法是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
人们在感伤世界奇迹坠灭的同时,不免心中还存有一丝期待。凭借如今进步的科技和考古资料能否再度重现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能不能重建,要不要重建一直成为社会饱受争议的话题。
《圆明园匠作则例》回家
尽管重建圆明园备受争议,各界的看法不一,但促使圆明园流失文物古籍的回归一直是全国人民,乃至爱国华侨华人努力的方向。今年9月12日,被毁160年来的圆明园收到了第一件古籍原件——《圆明园匠作则例》。这本《则例》是始作于清乾隆年间、成书于道光年间的内府装帧手抄孤本,也是目前现世的第一本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则例。
《圆明园匠作则例》
所谓“则例”就是依据法令或成案作为定例,产生于唐代。在古代,由于建造建筑没有严格的规范设计,所以古人们大多以最好的建筑作为范例,在师徒相传的过程中以例为则。
《圆明园匠作则例》
这次回家的《圆明园匠作则例》共四十八册,内容详细丰富,记录了建筑形式、规格尺寸、陈设物料、园林工艺、用工费用等内容,涵盖修建圆明园所用之木、石、瓦、土、油、漆、装修、画、裱、佛像、铜锡、珐琅、营房、船只的用料、用工规格,信息广泛、事无巨细,是十分珍贵的清代官方档案资料。可以说,《圆明园匠作则例》为圆明园的相关历史研究提供了考证资料。同时作为建筑建造的重要依据,《则例》对于完善圆明园大宫门、万方安和、舍卫城等遗址的修正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则例》回家,让人不禁更加满心期待圆明园的修复之路,期待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灿烂重现。
世界奇迹:“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这座象征清代盛世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的修造,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完美地展现了一个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世界。乾隆帝在位期间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由此,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构成了圆明园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