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是国书,什么书是公书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6 12:25:49

大学之道

中国人的信仰圣经

信之诚,仰之慕;圣之教,经之法。

什么书是国书,什么书是公书(1)

一、了解《大学》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翔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有人把《四书》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摘自百度百科)

《四书五经》只是被认为有极强参考价值吗?也不仅仅是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文化汪洋似海似乎让我们无从探寻信仰在哪?犹如大海捞针。脑金至上的时代,肆无忌惮的丑陋灵魂更质疑我们有信仰吗?今天金钱之上观归结于我们没有信仰的原罪。当代有人认为中华文明或者准确地说汉文明是没有信仰,或许我们的民族曾经有过,但后来没了。不知道是文化的悲哀,还是我们的悲哀。

什么书是国书,什么书是公书(2)

二、传承《大学》

《大学》是四书之首,更是四书的思想核心,《中庸》,《论语》、《孟子》及后世的经典著作多事是大学核心思想的延续,对大学核心思维展开细化。《大学》不仅是一本书儒家经典,思想核心融合了中华名族几千年的智慧,《大学》就像一滴浓缩精华,汇聚了中化民族所有智慧的精髓。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上。圣经是指智者之言,做人做事的真理,准则,尺度。因此《四书五经》中《大学》不就是我们的信仰圣经吗?《大学》三纲:明德、新民、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就为我们人生追求设立信仰,八目为我们铺设了一条实现这一信仰的进修阶梯,絜矩之道为我们树立做人做事的标准、原则,文章结尾“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生财有大道,花了大量笔墨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三纲“明德、新民、至善即德本、创新、极致”比西方的远景、使命、价值观早2000多年前。“三纲八目”媲美并超越西方当代愿景、使命、价值观的美国梦,传承《大学》之道也是我们的中国梦。


什么书是国书,什么书是公书(3)

三、创新《大学》

我问过身边很多朋友,你知道《大学》这篇文章吗?看过吗?答案都是摇摇头,一脸茫然。《大学》一书在当代没有确切肯定其无上至高的地位,惜哉,惜哉,惜哉! 传承《大学》,尤其是创新《大学》至关重要,值得玩味的是《大学》曰:在新民(即创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成与创新,败于停止创新,正如《吕氏春秋》所言“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但不是恪守传统的一字一句,毕竟那个时代太遥远了,有又谁能真正了解那个相对单纯年代,古之圣贤先师给我们留下宝贵智慧的本意呢!南宋朱熹、明代王阳明等文化大家对《大学》进行创新性的整理,解读……今天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不仅仅是注重商业,更应该站在文化创新的高度,时代的视角去解析《大学》的本意,用贴近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大众。

《大学》应该像伊斯兰《古兰经》和西方《圣经》成为中华民族人手一本的信仰国书,成为指引人们追求梦想的方向,成为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观。

《大学》主要传承脉络(示意图)

什么书是国书,什么书是公书(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