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句】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不知道庐山的真样子,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只能看到一部分。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感悟哲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答: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应该用那句诗句来形容?
答: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结构梳理】
【重点语段】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a)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它的脚在垂直的墙面上攀爬,叶子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叶尖一顺朝下。
b)为什么“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为了更充分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爬山虎的叶子均匀、不重叠的生长。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a)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课文填空】
1.本文作者(叶圣陶)观察的方法是(细心观察、连续观察)。
2.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触墙,细丝头上变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