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是根据路遥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是路遥呕心沥血用生命完成的一部鸿篇巨著。时间上跨度了十年,空间上跨越了城乡,人物从中央到地方老百姓有名有姓的共有一百多位。这部电视剧反映了1976年到1986年十年中,整个国家从宏观到微观的巨大变化。通过孙少平这个人物引出故事情节。原著看了好几遍,电视剧又看了好几遍。最喜欢的人物还是孙少平和田晓霞,最遗憾的是他们的爱情。
孙少平,双水村农民孙玉厚的二小子,高中毕业务农,不甘平庸去省城成了一名打工仔。田晓霞,地委*的女儿,大学毕业,省报记者。这样两个家庭出身迥异的人,按常理是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更不可能产生爱情。剧情将他们从相遇、相知到相爱都做了合理的安排,看过剧的伙伴们都知道那个过程。本来满怀期待他们的爱情能修成正果,剧情后面,田晓霞却在抗洪中牺牲了。原著看到这段哭了,电视剧的这个桥段,因为背景、音乐的渲染,也看哭了。觉得路遥太“残忍”,这么好的姑娘为什么要把她“写死"啊?这场美好的爱情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消失了。留给孙少平的是无尽的悲伤,留给观众的是深深的遗憾。假设一下,田晓霞没有死,她与孙少平的爱情修成了正果,两个人结婚了,会是是怎样的结局呢?
孙少平剧照
一:悬殊的家庭出身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致使两人在婚姻生活中不同的心态,长久下去会产生矛盾
孙少平一出场就是一个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人物,家贫,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物质生活非常贫乏,精神生活却非常丰富,但这种丰富的情感并没有超出世俗,从他对郝红梅的那种朦胧的初恋就能看出。因为郝红梅的生活比他更艰难,他靠近她,帮助她走出”偷手绢事件“的困境。在孙少平的意识里,郝红梅是他一个阶层的。人的潜意识里,会把”人以群居物以类聚“的处世方式灌注于生活中。自己活得很艰难,自然能体会那种在人群中自卑的感觉,对相同境况的人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心境。这个时候的孙少平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和地委*的女儿产生爱情的。即使后来郝红梅”背叛“了他,在他心里都不会恨。他的人生伴侣不是郝红梅就会是其他一个跟他同等出身的别的女人。
田晓霞剧照
田晓霞在这部剧中是个充满理想化色彩的人物。她是个典型的”管二代“,在古代叫”出身高贵“,自己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她热情如火,有着男孩子的豪爽,又不缺女性的敏感细致。她就像一团火,走到哪里都能燃起别人的激情。她出现在孙少平的生命里,是作者为了给孙少平这个悲情人物的安慰。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孙少平灰暗的人生。他们的爱情纯粹、热烈、浪漫,这样的爱情在当时世俗中是不存在的。
可是婚姻和爱情是两码事,恋爱时的甜蜜和激情会随着婚后的平淡而消退,当婚姻生活归于平静,那么世俗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会出现。出身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一个是记者,工作需要满世界跑。一个是矿工,只有井下工作井上生活。这不是普通的悬殊,而是天壤之别,久了不可能不产生嫌隙。从他们恋爱中一个小插曲就能预见他们婚后会面临的局面。田晓霞在一次信中提到了高干子弟高朗在追求她。尽管田晓霞在信中对此事只是一带而过,可是孙少平的反应却很激烈,先是把信揉碎扔了,然后就是一连串的臆想,全部是对自己不自信的悲观想法。直到后来晓霞打电话解释了心里才踏实。试想一下,在以后漫长的婚姻生活中,他会长期生活在这种自卑、臆想当中,长期缺乏安全感,时间长了,他会受不了,晓霞也会受不了,婚姻就算是不会破裂,但也绝对不会和谐。所以作者只能将他们中的一个“写死”,不然他们的爱情就没有办法给人留下美感。这也是世俗的需要。
田晓霞与孙少平剧照
二:他们结婚后,田晓霞不会让孙少平长期待在煤矿,而孙少平强烈的自尊心致使他不愿意靠妻子改变命运
田晓霞在孙少平去煤矿前就说过,不会让孙少平一直待在煤矿,叫他先待个一两年,然后央求自己父亲将孙少平调到城市工作。虽然田晓霞从一开始就努力地将自己放在孙少平同等的地位,她不会计较孙少平的职业,但是不代表她周围所有人都能接受她丈夫是个矿工。她父亲在后来当上了省委*,母亲是市立医院的医生。她父母思想开明,不是势利的人,但所处的环境很难接受省委*的女婿是个矿工。以后相处时,就算是无意中的某句话都会触动孙少平敏感、脆弱的内心。自卑的人自尊心又特别强。如果一家人长期都要照顾孙少平那可怜的自尊心,那种生活双方都会感到痛苦的。这样情况,田晓霞一定会想尽办法将孙少平调到城市去工作。矿工是城市人都不愿意*工作,而对孙少平来说,这却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吃上了“国家粮”,改变了身份,他已经很满足了。如果叫他到城市工作,一,他不习惯,还是他的出身摆在那里,在城市机关那种复杂的环境当中,他不一定能做好工作,二,以他强烈的自尊心,和倔强的性格,靠岳父的势力和妻子去改变命运,他做不到。这就是爱情和婚姻的区别,谈恋爱时不会想到生活中这些细微琐碎的事,但婚姻生活就是这些琐碎组成的。所以在那个过程中肯定会产生矛盾,造成婚姻生活不和谐。
田晓霞与孙少平剧照
三:如果田晓霞没有死,就违背了作者当初塑造这个人物的初衷,平淡的爱情不能引起观众心灵的震撼
田晓霞在本剧中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这种女性在当时现实中几乎不存在。她的死引起了观众心灵上的震撼。那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才华横溢的女记者为了另一个年幼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种社会上急需的精神榜样。弘扬社会正能量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一个文艺创造者的责任。田晓霞的死是作者创造这个人物的初衷。
如果田晓霞没有死,跟孙少平结婚了,那么剧情前面所有的铺垫都白费了。王世才因公殉职,留下惠英嫂孤儿寡母怎么办?在煤矿那个特殊的环境中,每天都面临生离死别。人在这种环境中思想和灵魂都不同于常人,时常会产生一种悲壮的情绪,人的感情也会因某个人某件事而发生变化。正如孙少平自己说的,待在宿舍蚊帐里脑子里全部是与田晓霞甜蜜、浪漫的爱情画面,一走出宿舍面对高大的井架,黑溜溜的煤块,和那些低矮的矿工家庭宿舍,那些甜蜜和浪漫都消失了,这时候想到的是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如何挖更多的煤。走惠英嫂的院子,想的是这大概就是一个煤矿工人应该的生活。剧情到这里,观众心里想的也是:只有煤矿才是孙少平真正应该生活的地方,只有惠英才适合跟他过日子,因为他是一个矿工,他的生活不能脱离煤矿,这样才不会误导别人,才会更贴合实际。
田晓霞剧照
世界上许多人和事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尤其是爱情,正是因为有遗憾,才给人留下了一份残缺的美好。其实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圆满的。孙少平心中永远都留下了那份美好浪漫的爱情。而田晓霞带着这份美好的爱情离开了这世界,于她已经没有遗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