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小人的精辟段子可复制,回击小人通俗易懂的话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6 21:33:34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杜甫,你首先会想起什么?

忧国忧民、苦大仇深、还是生不逢时?

在很多人心中,杜甫一直是一个苦哈哈的形象,但你可能不知道,杜甫骂起人来,连李白都要自叹不如。

一首《戏为六绝句》,打遍天下酸臭文人的脸: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你们这些守旧的文人啊,还讥笑“初唐四杰”的文章轻薄,可你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没有留下姓名,身名俱灭,而“初唐四杰”万古流芳。


杜甫怼人怼得大胆直接,一点情面都不留。

除此之外,杜甫还写过不少讽刺诗,骂得那叫一个有水平,不信你看:

骂小人的精辟段子可复制,回击小人通俗易懂的话(1)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四处找寻避难之所,他几经辗转,来到了没有战火的成都。

看到这混乱的形势,段子璋蠢蠢欲动,心想:此等上位的好时机岂能错过?

于是他发兵绵州,很快他顺利攻下了城池。

随后,段子璋自立为王,自称梁王。

这个叛贼不久前还和唐玄宗是一家人,保护唐玄宗进入蜀地,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说反就反。

唐军见大事不妙,忙不迭赶来平叛。

好在唐军人多势众,最后,花敬定把他斩*了。

之前攻克锦州,现在又斩*了叛军头子,花敬定飘得忘乎所以。

当时女子喜欢在手臂上佩戴首饰,这个首饰被花敬定看上了,他想据为己有,便派手下去抢。

派去的人极其残忍,为了取下饰品,他们直接将对方的手腕砍断。

一时间,血流成河,百姓们纷纷表示不满。

居功自傲的花敬定哪听得进这些,他觉得自己平叛有功,应得无上荣耀。

回到成都后,他宴请无数,置办了一场非常豪华的酒席,连续几天欢庆,那欢快悦耳的音乐,响彻整个成都城。

在这种奢靡和阿谀奉承下,他开始产生了一种自己是“皇帝”的错觉。

自此,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放起了天子的歌曲。

骂小人的精辟段子可复制,回击小人通俗易懂的话(2)

杜甫好不容易找的避难之所,花敬定在那起兵造反,花敬定还目无君上,行僭越之事,因此杜甫对他十分痛恨。

杜甫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但又顾忌他的权势,这时候考验说话的艺术的时候到了,他考虑良久,不如写诗暗讽吧。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锦城的上空整日飘荡着悠扬的音乐,音乐荡漾在锦江波上,升腾进白云间,绕城三日不绝。

这曲子太美妙了,应该只有在天上才能听到。

我在人间哪能听得上几回呢?

这首诗读起来韵律优美,可杜甫写的时候,内心怒骂着:好你个花敬定,作为臣子,僭越天子;作为将领,滥*百姓,还在国家危难之时,天天只想着吃喝玩乐。

不管内心如何波涛汹涌,杜甫写的这首诗硬是没人找出茬来。

这首诗看上去就是十分优秀的赞美诗,讥讽委婉得近乎看不出。

骂小人的精辟段子可复制,回击小人通俗易懂的话(3)

有许多人误解了这首诗,有时当他们听到悦耳的歌曲时,都会感叹上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在保持风度,无法正面硬刚时,选择用弦外之音去讥讽,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又不会落人口舌,这不失是一种“说话的智慧”。

清代杨伦赞叹道:“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将硬刚争执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不是妥协软弱,而是智慧通透。

这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绵里藏针,寓讽于谀,不知你是否误解了杜甫的意思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仕林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