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箩
面簸箩比较大,是一个长约一米半左右、宽约六十厘米左右、深约二十厘米左右的敞口曲面型的器具,一般都是用柳条编的。以前,农村吃的面主要靠石磨磨面,将磨好的面,放到面箩里,就在面簸箩里面箩面。
簸箩簸箩是盛粮食或面粉的工具
簸箩有圆的也有椭圆的,且有大小之分。大的直径在一米二、三的样子,小的直径在一尺左右,小的簸箩大多用作盛一些针头线脑,是家庭妇女们做衣服鞋袜离不开的工具,则叫它鞋簸箩子;大的簸箩常用来拾掇粮食时或磨面时用,特别是磨面时罗面,簸箩是最佳的承接工具,所以叫它面簸箩。
面簸箩的作用很大。一年中,沾粮食、磨面,用簸箩的机会多。阴天下雨或雨雪天气,需要磨面时,拾掇粮食就得用湿布粘,沾去粮食中的尘土杂质,再晾一晾,就可磨面了。磨面的时候,把簸箩放在案板上,簸箩里放入罗撑子,罗撑子上放箩,用瓢把磨盘上的麸面搲下来,倒入面箩中,一只手抓住箩圈,让箩在罗撑子上前后快速移动,面就会从箩里下落到簸箩里,这就是罗面。磨一套粮食,能罗一簸箩面,等结束时,把面簸箩里的面搲进面坛子里或面醭囤子里,磨面就完成了。五十年过去了,小时候帮母亲大人罗面情形仍然记忆犹新。
罗面
面簸箩还能用作其它粮食的存放晾晒。大豆、玉米、芝麻、绿豆、豇豆等都可以在簸箩里脱胎换骨,成为人们口腹佳肴。特别是芝麻的晾晒最为简捷方便,中秋节前后收割芝麻时,一开始就是拿着大簸箩,放在身边,割一把芝麻秆子,就头朝下往簸箩里倒一下,让那些已经开口的芝麻蒴子尽情地吐露释放,一块地割完,倒出的芝麻能盖住整个簸箩底子,农民就是这样巧妙地减少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