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一聊消化性溃疡:
有些人经常肚脐以上疼痛,进食后或者饥饿时疼痛明显,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经过一个多月的胃三联或胃四联药物治疗后,胃痛时好时坏,溃疡面也一直无法愈合,问中医有没有好办法止痛、促进溃疡愈合?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时的一些思路,和常用的4味基础中药。
有中医名家认为:消化性溃疡可以从“痈”论治,如辽宁著名胃病中医专家李玉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则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消化性溃疡,从痈论治”的理论,所以,很多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中药如败酱草,都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化瘀:败酱草。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用败酱草是因为它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如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正是取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用。
李时珍云:败酱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
此外,消化性溃疡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形成,同时,很多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痛常在夜间明显,这与中医的血瘀证夜间加重不谋而合,且中医有“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之说,而败酱草也正有化瘀之效,可谓正中病机。
如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指出:败酱草,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
国医大师朱良春也认为:败酱草有祛腐生新、化瘀复元之功。朱老常用此药,配合蒲公英、白芨等治疗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上,败酱草的具体应用,则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决定,我一般在出现吞酸、反酸水时加用此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消化性溃疡都要用此药。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湿散结: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