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最著名十首诗,高适最著名十首诗表达感情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7 06:45:06

盛唐诗坛,边塞诗是不能绕过的话题,其中诗人高适作为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更是有说不完的故事。他的诗波澜壮阔,慷慨激昂,跌宕起伏,雄厚有力,语言苍劲质朴,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唐王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十首诗作,感受其诗文的气势与气魄,同时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相信你会喜欢。

高适最著名十首诗,高适最著名十首诗表达感情(1)

高适的爷爷是李唐名将高侃,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受到长辈的影响,让其形成济世安民的远大志向。在天宝年间,高适中得进士,不过他并没有选择通过科举入仕,而是选择投靠当时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谋求官职,负责后者守卫潼关。后来,唐玄宗外逃,他护送其入蜀。随后李璘叛乱,他跟随讨伐,又跟随讨伐军灭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可见,高适是战争的见证者,他身处第一线,所以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边塞诗与其一生的亲身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早期处在谋求入仕的漂泊生活之中,他四处奔走,以图糊口,到处交游,因此高适创作出不少交游唱酬诗。在这类诗作中,交游对象普遍是官场上的人,后期更是上升到太守、士大夫阶级,他的关系网不断扩大,希望能得到交游对象的举荐。在其交游酬唱诗中,对好官赞美,表现出羡慕之情,同时暗含自己的远大志向。另外,他还通过诗歌对现实黑暗社会的批判,发表愤懑之情,并与友人互相安慰,具有时代下的现实感。

高适最著名十首诗,高适最著名十首诗表达感情(2)

谋求入仕,对于唐朝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来说,是另一种谋求入仕的方式,高适也选择了这一道路。据记载,高适曾先后三次出塞,谋求入幕,诗歌也开始从交游酬唱诗转向边塞诗。纵观高适的诗歌创作一生,诗歌的特点随着他的经历与地位变化,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早期,高适为了谋求仕途,在家庭没有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远走他乡,他耕地干活,养活自己,此时的诗文中具备强烈的民生意识。再有,此时高适的态度是积极的,他渴望建功立业,深入底层,希望用自己的才华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他用诗文献计献策,不仅体现出文学才华,还彰显其政治才能。

另外,在谋求入仕的道路上,高适要对达官显贵低头,作为一位名门之后,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势力去满足自己的政治理想,此时高适的内心是压抑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在早期阶段谋求入仕阶段的诗文中,得以体现诗人情感压抑的一面。

在高适晚期的作品中,由于自己已经身居高位,仕途得意,政务繁忙,诗人的身份对其已经不再重要,为此相比早期的作品,晚期的诗缺少了激昂的一面,少了一份热情,多了一份笃定,体现出他经历漂泊一生后,追求内心上的平和和生活上的平稳,也是诗人一生心境上的收尾。

高适最著名十首诗,高适最著名十首诗表达感情(3)

最后聊聊高适的边塞诗,上面介绍了,他曾三次出塞,前两次失败,他目睹了边境状况,诗歌中充满复杂的思想,但总体上表现的是对国家安慰的关注,对百姓的安慰,反应战士的生活与内心所想,表达对他们的同情之心。第三次出塞成功后,他在诗文中歌颂哥舒翰,情感上已经不再沉重,此时边塞诗艺术价值与早期是无法比拟的。

不可否认的是,高适是一位边塞诗名家,不过他的诗文在随着自己入仕的进程,体现出不一样的情感与思想。早期出塞的诗更具艺术魅力,晚期的边塞诗情绪较轻,气势较弱。而其诗文创作一生也是其一生经历的写照,尤其早期交游酬唱诗更是其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是我国古代比较鲜明的例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高适的十首诗作,体会其激昂澎湃的气魄与气势,体会诗人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你对他有更深的了解,相信你会有所感悟。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唐代]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高适最著名十首诗,高适最著名十首诗表达感情(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