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做2、1-2、3单元时一是着急赶进度;二是有点个人经验主义了,没有一一进行查字典求证;三是排版布局时考虑不够充分,把含有同一个字的一类与含有相同部首的一类都用了同一种形式,让不少人产生误解。
我总结的基本原则如下:
1、所有生字来源于人教版课本后的识字表(二会字,会认会读)和写字表(三会字,会认会读会写)。1-2单元没经验,为了凑字数,把个别非二会字和三会字也纳入进来了,比如“欧、官、诸、葛”。
我不知道其他学校地区情况如何,根据我们上学期考试卷经验,大部分试题是考二会字和三会字这些基础,偶尔会用课文里曾经出现过的字进行拔高拉分。所以这也是我把它们纳进来的初衷之一。
还有一种情况是,拆字类——足 宗=踪等,“宗”并不是本学期大纲要求,只是为了说明“踪”字组成而加进来的。
使用时可以灵活处理,如果孩子真记不住就别强求了。
2、思维导图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1)同部首;
(2)包含同一个字,如月->阴、青,都含有“月”;
【(1)(2)两点在前3个单元中有时用了同一种表现形式,4单元之后分开表达,并加以说明了】
(3)同音字;
(4)反义字;
(5)多音字;
(6)独体字;
(7)拆分字——两字相加得新字;
(8)其他。
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安排分类,不一定每个单元都包含这8类。
3、每个生字一般组2-3个词,根据内容多寡而定。上图左3个组词,右2个。
组词的原则为:
(1)首选已经学过的字组成的常用常见词;
(2)没学过的字组成的词首选字形简单的;
(3)同一单元里曾经出现过,字形复杂又不常见的词也可能会被选进来增加出现频次,刺激记忆。比如第6单元的“萍踪”。
有网友问我,“萍踪”这词不常见也不常用,为什么不选个更简单或者四字成语呢?
倒过来先回答关于成语的问题。
认真辅导过孩子的家长应该有同样的体会,让孩子多记几个两字词语他们都要叫喳喳的,更何况还是字多的。他们能把列出来的两字组词都记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再者,那个圈圈也放不开四字成语,字太小。
“萍”字组词不少,把“萍踪”选进来是因为“踪”也是本单元的二会字。
当然,请大家别忘了一定要灵活!灵活!灵活啊!
若觉得我的组词不好,可以自行修改啊!
认为我的不对,赶紧查一遍字典,或许还真能帮我揪出个错误来呢。
4、有朋友建议拆分类的字最好是能按照偏旁而非原字来。如:土 皮=坡,最好能写成标准的“提土旁”。
我接受这条建议。
但是!百度了很久,都没找到标准的“提土旁”,包括足字旁等等,它们都是以原字表示偏旁部首。
大家如果担心孩子不明白或者产生误解,请自己动动手改一改吧。
5、怎么使用这些图?方法很多啊!
(1)单元结束后读一读,读完听写测试;
(2)每天晚上读一读,有时间的话;
(3)期中或期末强化读,读完、认完听写测试。
注意,一定要进行单字测试。尽管记忆时记词语比记单字要好,但是很多时候,换一个词或者把词语拆开,孩子就认不出来了。比如,我儿子对“忙”字始终认不出。但是读“急忙”“连忙”时则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问他,“为什么‘忙’在这里你就能认出来,单个就认不出?”
他嘿嘿傻笑。
这说明孩子对字形还是没有记住。读得出来全靠语感和死记硬背词语在图中的位置猜的。
读的时候用铅笔把不会的勾一下,整理在草稿纸或者白板上,第二天再复习。第三天再来、第四天......就这样滚动、经常复习,肯定能记住。
当再一次用思维导图过一遍时,一个个把之前铅笔勾过的痕迹擦掉,鼓励孩子说“呀!你又打掉一个‘怪兽’了哦!太厉害了!”这样把认生字看成是打怪兽升级游戏,孩子的积极性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