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三观”一词大火:
入职要和公司“三观”合拍,交往要和朋友“三观”一致,结婚要夫妻“三观”等同,甚至连做人父母,也经常被套用“三观”,来理顺和孩子的问题。
什么是三观?按哲学定义来说,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其实,抛开哲学给出的定义,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道、儒、佛将中国人的“三观”早就确立。
儒家重仁义,“三观”落在“观天下”,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都能“担得起”。
道家重在“道”,“三观”与“观无为”相连,重心放在“顺其自然”,张弛有道,最后归于“大道至简”,一颗平常心,想得开。
而佛家重在修“心性”,重心放在“观自在”,既要修缘,又要度心,三千烦恼,能“心无挂碍”,随缘而化,“放得下”。
一言概之,担得起,想得开,放得下,成就了中国人真正的“三观”。
儒家“观天下”:担得起什么是“担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
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儒家将社会责任作为重中之重。百姓、城池、社稷都是社会责任的重头,个人的私欲和这些比较,不在一个段位。
孔子的徒弟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车马走到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半路上遇到一群玩耍的小孩。这些孩子正在做游戏,他们建造了一个城池,拦住了车马的去路。
孔子的弟子下车,对站在中间的一个小孩说:“你怎么看到车过来,也不躲开呢?”
小孩理直气壮地说:“我看到了,但城池在这里,车马怎么能够通行呢?”
孔子在车里听到这番对话,忙下车查看,果然地上用石头、瓦片摆了一些城池。
这时候小孩又对孔子说:“您说说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
孔子听了,很服气,再也没有争辩,乖乖地为“价值观中的责任”让路了。
责任就得落地,此城彼城,同源同根。
落实到细节中就是,国家责任先要有家庭责任,家庭责任先要修养个人,层层递进。
能抗事,能担责任成了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苦、劳、饿、乏乱、忍等生活的考验,阐明了能抗事,经得住历练的不容易。
生活分分秒秒都在验证一个人能不能抗事。能够直面生活的压力与烦恼,不逃避,才能够激活自我的责任和担当。
正如京博控股集团党委*、董事局主席马韵升所言:“人活着有责任有担当,这才活的够资格。”
他还勉励在京博N1N实训的大学生们,要按照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发展方向,遵循仁、义、道、德的发展方向,在工作上有所建树,扬名声于后世,成就人生。
当一个人有了担当,就勇敢而坚定;当一个社会有了担当,就井然而和谐。
道家“观无为”:想得开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这种眼界与气象来自何处?来自将眼光投向天与地,将洞察直抵道与气。
合之,才有了内敛其内的大道,与显明其外的大气。其外象,就是心中有静气,事事想得开。
庄周的老婆死了,惠子去吊唁看到这样一幕:没有想象的伤心欲绝,哀声凄凄,这位大伽既没哭,也没难过,反而敲着盆子在唱歌。
惠子挺愤怒,责问庄子:“你老婆死了你还唱得出来?良心呢?”
庄子却说出了这样一番道理:“我老婆回归自然,看似去世了,其实她只是形式改变了,还在我的周围,我们俩同在。”
根本不用人规劝,自己就很想得开。
除了庄子,只要信奉黄老之学的地方,人都特别开通。
比如魏国有个叫东门吴的人,儿子死了。
按照一般的情况,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遇见这样的事,一定生活晦暗,觉得日子没有奔头了。但东门吴却没有悲伤。
周围的人很纳闷。因为大家都知道东门吴最疼的就是儿子,痛失爱子一定郁郁寡欢。现在悲剧发生,情况反差这样大,肯定有隐情。
于是有人怀疑他精神上受了刺激,就问他:“我们都知道,再也没有比你更疼孩子的了。如今发生这样的悲剧,你还这样淡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孩子死了你不忧伤?”
东门吴说:“你这话说的,没儿子的时候我怎么度过的?我就当没儿子不行吗?”
同样自己劝慰自己。可能你会说这很阿Q,有点精神胜利法!但仔细一想,大家都这样活着。谁不是接受了能接受的,也接受着不能接受的,改变着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也只能顺其自然。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车祸同失几命的,亡者的亲人还要继续活着;单位垮了失业了,一家人要吃饭,只能再找工作;老婆跟有钱人跑了,丈夫在外面找了小三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找其他人就行了。
人生真不能较真。较真你就抑郁,想不开没人感同身受。
世界瞬息万变,只有那些善于生存、随时看开,然后轻装上阵的人,才最后主宰生活,不被生活的不如意击垮。
真正的强者不是有多少钱,也不是多有人脉,更不是有很多套房。他们是一些大风大浪能淡定,在阴沟里也能仰望生活的人。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凡事想得开,坦然面对,用胸怀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就是他们无往不利的法宝。
佛家“观自在”:放得下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一心想有所成就,但是一直不得志,就去请教一位师傅。
师傅说:“我们去登山吧。”
年轻人觉得很困惑,但还是听了师傅的话。
一路行走,一路遇见。在爬山的过程中,年轻人发现了很多好看的小石头,他一块一块的捡起来,越捡越多,最后自己背上的负重越来越沉重,竟然走不动了。
师傅说:“你背这么多的东西,都舍不得,怎么能够到山顶?”
年轻人恍然大悟,立刻选择把石头扔下,到达了目的地。自此他受到启发,专攻一门,最终有所建树。
禅语说:“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人生千般,无非舍得。
这世间的事,看似纷乱,其实细细分析都在舍得之间。人们忙忙碌碌,都在争取得到,但是很多东西过犹不及。钱太多,*就多;情太多,幸福就乱;名太多,往往所累。
所谓的命运,不过就是关键时刻的正确取舍。能知道既来之则安之,不强求,平心。能懂得握不住的扬了它,不纠结,息心,都需要修习定力。
台湾的学者蒋勋极爱读佛经,随身携带《金刚经》是他的习惯。
他有两方印章,一方为“不舍得”,一方为“舍得”。
他说:“人生中有太多舍不得:一些喜欢的人舍不得,一些喜欢的东西舍不得,一些想去的地方舍不得,甚至有时候自己也厌烦为什么这么多舍不得,但等到了我这个年纪,平日里读一些佛经,才恍然明白一切难舍,再如何舍不得,最终还是都要舍得;即使多么舍不得,还是留不住,也一定要舍得。”
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人之常情。
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需要能力,也需要悟性。静下心来,顺其自然,能舍能得,才会真正的握住人生。
世界上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满意的生活。
所谓的称心如意,不过是有些事情咬着牙撑起来,有些事情不得不看开,还有些事情能学会放手。
《中国人的修养》里说,人要学会“躬身自省”,完善自己,养育内心的丰富。
用儒家的“用”打底,道家的“顺”护卫,佛家的“遇”指引,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滋养。
因为,当我们心中有了坚定信仰,笃定的价值,永恒的敬畏,对世界的判断才会离正确的航向更近一点。
能有为,能无为,也能作为,这是中国人骨血中的东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