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些被枪虾盯上的生物一旦受到这种程度的攻击,就会立刻失去还手之力,成为枪虾的口中美餐。
许多枪虾在被人类进行养殖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攻击圈养自己的玻璃,气泡的冲击力之强,甚至连玻璃都可以被打碎。所以,枪虾其实也是一种较为危险的小型生物。
在得知了枪虾的生活习性以及捕猎手段之后,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如何将枪虾的身体结构运用到我们人类的现代科学当中。
其实将动物的身体结构运用到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我们目前所大量采用的声呐和雷达技术,其实就是科学家们受到蝙蝠启发才制造而成的;防毒面具的外形也和猪鼻子极其类似。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科学家们当然会将枪虾的这种高效攻击手段运用到人类科学当中。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人类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已经维持了几十年,但我们取得的成就却并没有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程度。人类想要进行核聚变研究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氘和氚的同位素反应,这两种物质在转换的过程中会消耗自身产生能量。
但是整个地球上的氚产量其实都是十分紧缺的,这种物质在地球只有几公斤的储存,我们人类无法放心大胆的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使用,虽然可以通过人工制造来解决困难,但整个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建造大量的高速对撞仪和激光枪来实现对于该种物质的使用。然而英国的科学家们却指出:他们可以用更少的经费来做到相同的事情,而他们的做法就是从枪虾的攻击模式中学习的。
在进行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是英国的科研人员们发现我们可以利用加速器腔来对氚燃料进行压缩,就像枪虾压缩水体产生气泡一样,我们也可以在对燃料的压缩过程中,形成一种类似于气泡一般的坍塌冲击波。
这种冲击波和气泡一样,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自我爆炸,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克服核聚变反应当中的排斥作用,从而实现可控核聚变。
这样的说辞听上去天方夜谭,但英国人却付出了行动,制造出了两门重达40吨的大型气枪,这个气枪内部有着15公里长的电缆,21000平方米的薄膜绝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