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表明物体不在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存在并继续传播。
发声就一定振动,但振动却不一定被人观察到。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例1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_____.
【答案】
(1)小球多次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转换法。
(3)听到的声音更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更大;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析】
(1)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小球多次被音叉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该实验中小球的作用在于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以便易于观察,这种方法我们叫做转换法。
(3)结合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当加大敲击时,音叉的振幅增大,发出的响度大,同时小球被弹开的更远。
【点评】
(1)归纳法: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经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2)转化法:某些不易观察的现象需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易观察,所以可通过乒乓球的跳动来表现,也可通过水花溅射效果体现,将物体的微小振动放大。
例2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
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 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
【答案】B.
【解析】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是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1. 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以敲击大鼓为例,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出声音,鼓面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密集,时而疏散,就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见的形态,并且不断的向远处扩散,形成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