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呐工作原理是超声还是次声,声呐在水里利用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8 05:00:46

前几天老张已经把整个初中阶段的数理化基础知识按照章节归纳总结了一遍,发在头条上,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关注私信老张,在往期文章里面找,老张闲暇之余定发给您。 今天开始我将会每天分别更新数理化第一轮复习的相关知识点易错点常考点。还望各位朋友多多关注,多多转发,多多收藏,老张在此感谢大家了!停课不停学,老张也在不断学习成长,争取分享更多干货给各位。 今天我们讲 专题02 声音与环境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表明物体不在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存在并继续传播。

发声就一定振动,但振动却不一定被人观察到。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例1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声呐工作原理是超声还是次声,声呐在水里利用超声波还是次声波(1)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_____.

【答案】

(1)小球多次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转换法。

(3)听到的声音更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更大;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析】

(1)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小球多次被音叉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该实验中小球的作用在于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以便易于观察,这种方法我们叫做转换法。

(3)结合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当加大敲击时,音叉的振幅增大,发出的响度大,同时小球被弹开的更远。

【点评】

(1)归纳法: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经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2)转化法:某些不易观察的现象需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易观察,所以可通过乒乓球的跳动来表现,也可通过水花溅射效果体现,将物体的微小振动放大。

例2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声呐工作原理是超声还是次声,声呐在水里利用超声波还是次声波(2)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

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 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

【答案】B.

【解析】

声呐工作原理是超声还是次声,声呐在水里利用超声波还是次声波(3)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是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1. 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以敲击大鼓为例,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出声音,鼓面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密集,时而疏散,就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见的形态,并且不断的向远处扩散,形成声波。

声呐工作原理是超声还是次声,声呐在水里利用超声波还是次声波(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