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韬光养晦的年轻人,真正的强者深谙韬光养晦的道理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9 00:19:45

面对这样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落后的农村地区自然不屑一顾。在当时的村民眼里,王芳泽就是异想天开,整天赖在家里,好吃懒做。

当时也是为了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同时也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王芳泽就跟着同乡的人一起,到了外地打工。

17岁的王芳泽,懵懵懂懂的他就这样走出家门,来到了湖北的监利县。在监利县的工地上干着运送水泥、搬砖之类辛苦的体力活儿。

但即便是在工地上,尘土飞扬、鱼龙混杂的环境之中,王芳泽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写字的爱好。

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王芳泽经常把装水泥的袋子当做宣纸,自己在上面肆意豪情,挥洒笔墨。

懂得韬光养晦的年轻人,真正的强者深谙韬光养晦的道理(5)

王芳泽也说,在工地上的水泥袋子,用起来很像现在的宣纸。现在回想起来,王芳泽也是津津乐道,还说水泥袋子的味道当时特别好闻,就像笔墨一样。

工地的包工头还因为王芳泽用坏了太多的水泥袋子,甚至还告诉他不要在这里干活儿了。因为当时水泥袋子还可以再次回收,五毛钱一个。

离开工地之后的王芳泽又去到广州,做过保安。兜兜转转一年多的王芳泽,在外打拼了许久,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并不满意这样的生活,不适合干劳力活动。

于是王芳泽回到了家,还是想要靠着书法来开始自己的人生。父母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此坚持,也就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儿子这一不被村民看好的喜好。

懂得韬光养晦的年轻人,真正的强者深谙韬光养晦的道理(6)

回到家之后的王芳泽便更加废寝忘食地开始写字,常常点着煤油灯,一直到夜里一两点才睡。白天就在墙上、地上用着树枝涂涂画画。

母亲刘春阳为了支持自己的儿子,更是给他订阅了在当时村里少见的《书法报》,一年下来要三十多块钱,在贫困的家里,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王芳泽也十分期待着每次邮局送来的,来之不易的报纸,每隔三五天就去一次四五里外的邮局,就盼望着《书法报》上的书法作品和相关的书法知识能够快点送来。

父亲王端初也为了自己的儿子,经常在工地上捡来不用的工程图纸给王芳泽做宣纸用。在废纸背面的空白处,王芳泽的第一幅获得铜奖的作品,便书写在上面。

懂得韬光养晦的年轻人,真正的强者深谙韬光养晦的道理(7)

从《书法报》上,王芳泽看到了湖南省书法协会举办了一次书法大赛,在先贤杯比赛上,虽然王芳泽的作品斩获了铜奖,但是他的作品却不能同其他作品一起展览。

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王芳泽寄过去的书法并不是用宣纸书写,而是用的工地上的废纸张。王芳泽也根本不知道书法是写在宣纸上的。

第一幅获奖的书法作品,书写内容便是赵翼的《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虽然不符合常规,甚至连“诗”字都写错了,但书法协会也给了王芳泽应有的荣誉。

看着自己获奖的儿子,母亲刘春阳也十分高兴。

但他们还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即便有着满腔热血,书法也小有成就,在日后却不能自力更生。

懂得韬光养晦的年轻人,真正的强者深谙韬光养晦的道理(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