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金秋十月的古诗词,金秋九月的优美古诗词佳句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9 00:54:09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唐 · 白居易 和杜录事题红叶

正是十月是晚秋和早冬的交叠,所以山水特别斑斓。

也正是很多人旅游登高,享受山水美景之时。

杜牧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这一阶段。

十月,虽然时有降温,催落树叶,但是正是这种类似早春的温度,和适量的霜露,反而滋生菊花类的小草本,而一些树木,也错以为春天来到,会在萧瑟的枝头,忽然绽出细小的嫩叶。

其中,红枫红槭,除了此阶段有大规模红叶挂在枝头,也会有茁生的新叶。有些新叶,娇嫩鲜红,那真真赛过二月春花。

白居易是在十月,和朋友登上洛阳附近的山,领略着万山红遍的美景。

那十月初的早晨,带霜的红叶别有清新。

阳光下的叶子如同火在燃烧,却不是火,像花一样点染林梢,却不是春天。

成排的红叶树,像一面高大壮观的红色的幕墙,那风吹落红叶,像剪碎的艳丽丝绸。

我们就站在风口,看红叶飞舞,金红一片啊。

十月的山地旅游,可以让你领略四重天。从早晨的有霜零度,到正午的艳阳高照,到黄昏的金色夕阳,人们爱的就是反差巨大的身心视觉体验,如此强烈美好。

有着人生阅历的人,爱着十月的江山壮美,更甚春花,因为那是一种成熟绚烂,一种霜寒风露中的艳丽大气。

描写金秋十月的古诗词,金秋九月的优美古诗词佳句(5)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

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

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

谁能思许无穷事,闭閤开炉但饮醇。“宋 · 曾几《十月一日 》

实际上写十月最好的诗,是宋朝曾几这首,因为涵盖面广。有良辰美景,又有慎终追远的旷怀,落脚还是,热爱人生。

唐朝的九月授衣节,是从农历的九月一日,到九月十五左右,涵盖了重阳节,唐人多在重阳节祭祖。

到了宋朝,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荡,这么长的授衣节,自动淘汰,且宋朝的重阳节并不像唐朝,假期悠长。

所以官方的授衣节延迟到了农历的十月一日,而民间,则以天冷加衣,以纸衣烧祭先人,所以宋朝之后,寒衣节,是在十月一日,人们此日上山,拜扫先人,顺带感受秋冬自然美色。寒衣节流行至今,和清明,中元,并称三大鬼节,祭祀亡魂。

十月一日这天,是月令的初冬,早上太阳升起有两轮高,曾几就上山祭祖。

此时稻谷丰收成熟,十月是乡村美好的月份,称为”良月“,一年最辛苦的农事结束,人们享受着丰足,抚慰疲劳。这上山祭祖,必也带着最新的稻谷和米饭,伏惟尚飨。

一路上,却看到了早梅花,零星开放。而古代,十月有着类似早春的气候,会催开梅花樱花,让人眼睛一亮。而有经验的宋朝人,自然会主动去寻找这秋冬的梅花,慰藉心怀。

坐在山头,你会有什么感想?念天地之悠悠,四面秋草墓碑,一年又到了晚岁,令人思索生死。

时光匆匆,百年人生,无非是走向沉埋安眠的过程,如此近啊。

但是如此明丽清和的山水,冲淡了关于生死的忧患。

回到家中,打开炉子,烫杯热酒,不要让思绪停留在那些没有答案的事上,人生饱满,还将继续。

实际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健康朴素的生死观。知道会死,但是更加热爱生活。

这是寒衣节,带给存者的意义。死者长逝,缅怀之中,是珍惜生活,而不是沉沦抑郁。

描写金秋十月的古诗词,金秋九月的优美古诗词佳句(6)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垅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於诚乃为得。“宋朝·梅尧臣《送韩子华十月拜扫》

这里写了宋朝寒衣节祭祖的意义。

梅尧臣送一个朋友十月回乡祭扫。

他说,白露为霜的时候,人们会思念亡故的父母,他们也曾头白如霜,现在长眠地下。

给他们送上寒衣,是表达自己诚挚的思念,所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形成风俗。

而你,风尘劳碌,一路上人疲马仰,就是为了尽这份孝心。

请你祭祀完,就赶紧回来,因为你已经表达了最诚挚的心意,就算是仓促,也不算过失。

那么从这首诗,可以读到几个关于宋朝寒衣节的信息。

一,已经是公认的民俗。

二,可能有些地方极其铺张,礼仪繁琐。

三,梅尧臣是精通风俗演变的人,他不相信鬼神,所以劝朋友,不必过分看重世上的礼仪,这种事情,是心诚足够。

四,民间风俗的浩大自然有其存在的土壤,宋朝佛道并重,很多人相信鬼神之说,而祭祀变得特别琐碎,耗财耗力。

描写金秋十月的古诗词,金秋九月的优美古诗词佳句(7)

农历的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是感恩自然,缅怀先祖的时段,是登高一望,江山入眼,感悟人生和流年的日子。要看到凋零和丰收同在,缅怀和生机并重,享受万山红叶,天地浩气而后执着真实人生,才是正解。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