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的意思和解释,二年级敕勒歌古诗讲解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9 02:57:31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的意思和解释,二年级敕勒歌古诗讲解(1)

注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一带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富饶壮丽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是一个种族名,一个游牧民族,也就是相当现在的少数民族。

敕勒川:敕勒人或敕勒种族居住的大平原。

阴山:在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现在的蒙古包。

笼盖:笼罩 四野:平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即蓝色),野:平原

茫茫:无边无际,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敕勒歌的意思和解释,二年级敕勒歌古诗讲解(2)

译文:敕勒种族人居住的大草原,在阴山脚下。天像蒙古包一样,笼罩着无边无际四面八方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一阵风吹过,把草吹弯,露出在草地里吃草的牛羊。

敕勒歌的意思和解释,二年级敕勒歌古诗讲解(3)

题型练习:

1.“敕勒川”处于(A)

A.阴山下 B.四野

2.“天苍苍,,野茫茫”说明(B)

A.天很阴暗 B.草原很广阔

3.“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C)

A.牛羊多,草很少很矮(ǎi)

B.牛羊少,草很多很长

C.牛羊多,草很多很长

4,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答: 用粘布搭成的帐篷,即“穹庐”作比喻,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5,.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请举例分析

答:静态描写:天苍苍,野茫茫,动态描写:风吹草低现牛羊。

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有色。风吹草低才能看见牛羊,草长得多高,牛羊在草间是多么的安详而满足。蓝天、白云、绿草、牛羊,色彩绚丽,画面安静美好,而风吹草低,又使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了。是多么优美的草原全景图啊!

6,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现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答: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当风吹过的时候,就显现出了牛羊,说明草非常茂盛,草茂盛,牛羊就肥壮,牛羊肥壮了,人们的生活就富足了。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就能展现草原富饶的全景画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