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的古诗,出家当尼姑的诗句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20 13:54:18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诗词出自宋代大文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从字面上,诗人焦急地在千万人中寻找爱慕的女子,却左顾右盼不见其踪影;在诗人感到失望时,突然眼前一亮,在一角残灯旁恻分明看见了她。

深层含义是可能自己一直在大千世界中苦苦追寻的人或物,实际上已经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一直未曾留意。

今天要分享的这首诗,出自一位修行问道的尼姑,与辛弃疾的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名叫《悟道诗》:

尼姑的古诗,出家当尼姑的诗句(1)

《悟道诗》

作者:宋代尼姑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道诗,顾名思义就是领悟佛理、领悟道经、领悟真理等。

要说悟道诗,最有名的自然要数唐代高僧、东山法门开创者、禅宗五祖弘忍在决定将衣钵传给谁时,六祖慧能与北宗禅创始人神秀两人的悟道诗。

神秀跟随弘忍学佛多年,主张渐悟:“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则是主张顿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人不同的主张,不同的悟道诗,于是两人推上了不同的道路。

这首《悟道诗》,是一首非常小众的悟道诗,这首诗之所以小众,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名字不可考,

而且出处也不是我们常听说的《全唐诗》《全宋词》《宋诗选》等书,

而是出自宋代罗大经创作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说《鹤林玉露》,《鹤林玉露》虽然说是轶事小说,实际上有超过一半的内容是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已经皈依佛门的尼姑趁着春季到来离开寺院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却一无所获,当归途中遇到一棵梅花树时,

突然意识到春天原来就在自己身边,有种“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之感,尼姑一下就顿悟了,于是写下一首《悟道诗》。

尼姑的古诗,出家当尼姑的诗句(2)

尼姑的这首悟道诗不像神秀、慧能那般单纯说理,其中带着一些少女的调皮与生动,不管从悟道还是寻春来看,都是一篇佳作。

诗的大意是:费尽了时光寻找盎然的春意,却见不到春的踪迹;脚下的芒鞋已踏遍了笼罩在山头的白云。重返家园,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转。偶然一嗅,哎!禁不住暗笑自己——就在这眼前的枝头上,春意正热闹十分。

世人通过参访禅门宗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消解了心灵的冲突,回到了精神的故乡。

等他们一旦归乡,才发现原来自己所苦苦寻觅的,其实本身早已具备。归乡后的生活,山只是山,水只是水。

整日穿着芒鞋在陇头上到处寻觅,劳心费力,然而却找不到理想中的春色;无可奈何地回来,随手拿起一枝梅花,含笑闻着花香,就在这个时候,发现眼前早已是春意盎然。

这首禅诗,没有直接下禅语、说禅理,而是不落言筌,绕路说禅,以鲜明的形象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

道不远人,自性即佛,与其苦苦外觅,不如反求内心,也许就在刹那间大彻大悟。

短短4句28字,通过外内、渐顿的强烈对比,道出了悟道的全过程,真切生动,使所有求道者读起来都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不能不为之颔首印可。

第一二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的“尽日”是寻觅的时间之长,“踏遍”是寻觅的空间之广。

如果把这个“春”理解为所要追求的“道”,那么这种追求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往。对于“道”的追求,在常人看来也就是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中间的执著与无悔让人联想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殉道精神。

道既属于不可触摸的心灵世界,也体现在现实世界的一切色相之中。

南朝陆机的《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大约就是把“陇头”作为寻觅地点的原因了,因为欣喜发现的恰是陇头的梅花。那又为什么把梅花当作盎然春意的代表呢?

“梅花香自苦寒来”,莫非要从这嗅到的香气中感悟出道的高尚和得道的不易?苦苦追求,勤苦不懈,但是却仍旧陷在常人的境界之中,不是无心或者不屑去找,而是怎么找也找不到,这便是痛苦产生的根源。

外求不得,于是反思内省。为什么是在“归来”后才发现了枝头的春色而不是出门之前就发现了呢?

转了一大圈,不是回到原地,而是回归心灵,发现自己迷失的本性,原来真如大全、慧海宝藏不是远在天边,而是就在自己内心深处。

第三四句“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笑拈”,表现出一种真切的体会,是由衷的喜悦。

“嗅”字更是生动,对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不仅发现了其繁盛的花枝,更是体会到其沁人心脾的香气。梅花如此,春色如此,道亦如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为人们所熟知的精妙言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只有经过了第一境、第二境,才顺理成章到达第三境。

西方人说“上帝在你心中”;中国的孔老夫子曾经说过“道不远人”;孟子也说“道在迩而求诸远”。自己才是灵魂的主宰,越是外求离正路越远。

用手指月,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手指是路径,月亮也不是最终的目标。月亮象征清净心,清净心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我们心中的智慧之光。

世人求法往往求诸于心外,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人们只顾着眼睛追求好看的颜色,耳朵贪图听美妙的声音,鼻子亲近芳香之气,舌头品尝美味之食,身体难离缠绵的感觉,心中执著于生死分别。

我们每个人都在凡尘俗世中追求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但始终都找不到长久的永恒的幸福。

春天是自身生命的勃勃生机,并不是向外就能找到的。

外界的春意只是你所看到,所感觉到的,但真正的生命的春天,却在于自身的体会和醒悟。

我们无论是否意识到,其实自己一直都在追求着一种精神的极致,却总是失之交臂而茫然无所得。只有在偶然回首之间,才看到窗前绿意满枝。

人的佛性只是偶然地显露,刹那间若有所悟,随即悄然,仿佛它从来都没有来过。

尼姑的古诗,出家当尼姑的诗句(3)

正如六祖慧能的《坛经》云:“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神照本如的:“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竹窗随笔》载某古德诗:“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

《五灯会元》卷二载慧思、慧海语录:“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志勤禅师在悟道后,开始接众。一次,一个学僧问他:“怎样才能出离生老病死?”志勤回答:“青山元不动,浮云任去来!”

只要自性不动,那么听凭你烦恼萦绕,我便犹如浮云自来自去,自心则一无挂碍。

是啊!“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莫向灵山塔外修。”

全诗描述主人公虽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

作者描绘这一寻春的过程,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

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要善于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才能体悟到其中的禅机妙理。

这不,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鸟儿却已掠过。这种偶然的顿悟很多时候只存在于内心深处,在心弦拨动的刹那,原来有些东西依然美好如初。

我们不常自知,以至于无数次错失了枝头上那盎然的春色,错失了心中时常洋溢的幸福。静下心,品味梅花的芬芳,享受盎然的春意。在每一天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细细品尝生命的滋味,让曾经错失的无数美丽在眼前惊喜地绽放。

整首诗虽然是一首悟道诗,却没有悟道诗那种索然无味、枯燥的感觉,一个“嗅”字将整首诗都显得生动起来,更是将尼姑的形象具体化:她不是一个常伴青灯、刻板、不食人间烟火的尼姑,她是一个心中有花、活泼、自在又有生活情趣的少女。

一首悟道诗写得如此富有感情,实在难能可贵,能得以千古流传,幸哉!

尼姑的古诗,出家当尼姑的诗句(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