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是一种真正的科学仪器吗,日晷原理及研究报告

首页 > 家居 > 作者:YD1662022-10-31 19:37:09

故紫禁城中太和殿、乾清宫等,需要表示皇权威仪的宫殿前,都有日晷了。

日晷被传播到了西方国家,并且在17世纪风行于整个欧洲。

到了我国明朝末期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各种日晷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

利玛窦的日晷在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内

尽管无人注视,巨大的日晷仪仍然时时刻刻,忠诚地记录着古往今来的光阴流逝。

日晷是一种真正的科学仪器吗,日晷原理及研究报告(5)

3从日晷校准滴漏,到寓意“珍惜光阴”

汉代以及后来很长的时期内,把圭表测得的太阳影长也称为“日晷”,元、明以后才把测天体的方位,以定时刻的仪器称为“晷”。

明末以后,作为测时器名称的“日晷”才流行于世。

中国日晷起源于圭表日,中时,表影指向正北的瞬时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十二时整。

事实上,《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就有“立表下漏”的记载,可见远在春秋时代就用表来测定时刻了。

但用这种方法,一天里只有一次机会得到读数,因此它只能用于校正漏刻的快慢。

滴漏的速度有快慢变化,造成测时不准确,汉代就开始用日晷来进行校准。

使用时,将日晷摆平放正,在晷心大孔中立“正表”,在外缘小孔中立“游仪”,将正表与游仪照准日出和日入时太阳的位置,可计算出当日白昼的长度。

然后,让掌漏人员据以校准漏壶的流速、调整昼夜漏刻。

日晷是一种真正的科学仪器吗,日晷原理及研究报告(6)

民国时期,大礼堂前草坪的南端立一座日晷仪,取“珍惜光阴”之意。

抗战中,清华大学校园为日军盘踞,日晷仪底座仍在,但银胎珐琅的日晷盘不翼而飞。

抗战胜利后,陈岱孙受命掌管校舍保管委员会,从昆明先期返回北平接收校产,主持校舍修复,其间,重新制作了石刻日晷盘。

大学里的日晷仪,往往取“珍惜光阴”之寓意。

日晷是一种真正的科学仪器吗,日晷原理及研究报告(7)

总之,日晷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实际位置测量出的时间,被称为当地太阳时间。

正午是太阳在子午线上的精确时刻,直接在天顶上日晷投射出最短的阴影。

在人们使用发条时钟、模拟时钟或数字时钟之前,太阳是测量时间的主要手段。


一起聊一聊日晷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作者|龚柳辉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