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历史的文化积淀,工艺讲究的笔墨纸砚,已成为投资商、收藏家难得的收藏品。但所谓的文房四宝只是文房用具中的一小部分,文房用具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知和重视。在交易会上,很多四宝之外的文房用具所创造的交易价格,甚至超过了文房四宝的交易价格。
2007年“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成交率高达98%。北京的“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专场”自清乾隆时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砚、墨、笔、印文房类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达89%,成交额1460.36万元,令人刮目。2005年,唐代王丘六足莲花奉双凤池砚在北京交易出126.72万元。同年,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以285.776万元成交,创出砚台交易的最高价。
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一方古砚是一段历史和一种文化的积淀,“砚”又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提起砚台,大多数藏家首先想起的会是端砚、歙砚等。然而,有一种砚昔日被认为是众砚之首,如今却存世总量极少,并逐渐受到收藏家们的追捧—这便是青石砚。
青石因易于雕刻、加工,因而也就成了历代石匠、民间艺人的最爱。由此石制成的砚,与四大名砚多有相似处:“发墨细快”“涩水留笔,滑不拒墨”。但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实用性之外还极具观赏性。青石砚最著名的使用者便是*。在建国伊始,著名画家齐白石将自己珍藏的雕花青石砚赠予*已经成为了一段佳话,青石砚也因此而出名。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到一块青石方砚,藏品高:3.3cm,长:16.5cm,宽:10.5cm。这块砚台呈方形,底座下有四只脚稳,质地为普通的青石,古朴浑厚,稳重大气。以雕刻水平而论,看上去虽似平淡,却透露出工匠的不凡功力。这方砚和元大都出土的石暖砚格调相仿,显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用砚的基本状况。砚叩之有声、贮水不渗、涩不带笔,易发墨而不挥毫,可谓墨中极品。拿在手中把玩、欣赏,顿觉灵气飞出,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然美。
古朴浑厚,稳重大气
艺术收藏专家认为,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首,这些藏品的收藏不同于一般的古玩。这些物品不仅有着艺术内涵又兼具实用价值,并且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近年来出现的收藏热和民族文化不断推动,在大环境上带动了文房交易品的升温。未来上涨空间大,投资价值可观。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赏玩之物。古老的砚台见证了数千年文明传承,一部砚史记载的正是华夏文化的辉煌。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砚台浓缩了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砚台的文化含量和经济价值都不言而喻。如今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青石砚,贵在雕刻技艺。青石砚的制作工序,至少有20多道。根据石料的形状、纹路,雕出的砚台总是异彩纷呈。对传统的平雕、浮雕,许多工匠、艺人有继承有创新。一块石料,在常人眼里,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放在工匠、艺人面前,便是宝。伴随着刀、锯的舞动,数日或数月之后,一件精美的砚台便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古人讲究收藏砚台应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脉”,讲究文人气息,不应过分追求工艺的繁复和花哨。此方砚台看似简单,实际上已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雕刻才得已成功,成为实用性与观赏性的文房用品。一般来说,方型、圆型的砚台要比品相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此青石方砚坚润细腻,朴素大方,兼备着实用性、收藏性、观赏性于一身,价值之高非常适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