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冬天好像是保温杯的高光时节。
走到哪都能看到保温杯。
原以为过了年,立了春,快到阳春三月放纸鸢的节气,保温杯已经快要“秋扇见捐”,失宠了。
没想到星爸爸重新又给保温杯掀起了一股热潮。
星爸爸家出了一系列的樱花杯,有塑料的,有不锈钢的,统一印上了樱花的图案,或者,就直接让把真的樱花花瓣夹在夹层里,达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效果。
这系列的杯子,颜色粉粉嫩嫩,配上樱花的灵秀身姿,再加之春天是赏樱的绝佳时节,一时间,櫻花杯迅速成为网红,跟风的妹纸们竞相购买,一时洛阳“杯”贵。
因了星爸爸这一招,将要失宠的保温杯们又重新热了起来。
周末上街去转一圈,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持粉红樱花保温杯的妹子。
关于保温杯泡茶的各类话题,也像这粉色的櫻花瓣一样纷纷扬扬飘洒下来,跃然纸上。
《2》
比如,有位茶友就提了一个很细的问题:
在家里煮一壶茶叶,凉置到50度左右,再放在保温杯里,可以吗?
当然是可以的。
我们之所以不建议保温杯泡茶,是因为保温杯泡茶,采用的是一种持续高温恒温的方式。
茶叶浸泡在保温杯里,在持续高温恒温的状态下,会加快养分的释放,会一下子释放出原本需要十几二十分钟才能释放出来的芳香和口感物质。
那是一种超速、大量、过量释放的状态。
这样的方式泡出来的茶叶,跟用虹吸壶煮咖啡的道理相似。
在持续高温恒温的加热下,咖啡能大量加速释放养分,泡出浓醇厚酽的咖啡来。
咖啡的特性,决定了它适合这种浸泡方式。
而茶叶又与咖啡特性不同。
而茶叶如果也在保湿杯持续的高温恒温条件下,大量加速释放出养分,那茶汤的口感就变了,变得浓烈苦涩,变得令人难以下咽,变得喝茶的人以为遭遇了一场口舌酷刑。
但茶友提出的这种方式,巧妙地避开了高温和恒温。
茶友是把煮好的茶汤,放凉后,倒进保温杯里。
列位看官注意,是只把茶汤倒进保温杯,没有倒茶叶。
这样,就避免了茶叶被持续的高温和恒温浸泡,也避免了大量加速地释放养分,泡出浓烈、刺激、苦涩的茶汤来。
在茶友这种方法里,保温杯,仅仅只是为了保温汤而存在,并非是为了浸泡茶叶而发挥威力。
这样的情况下,保温杯就成为了一个保护神,而不是压力器。
茶汤在恒温的保温杯里,只会被好好地呵护着,不会被压迫,欺负。
香气和口感都是原来的,不会变味和变质。